醫學記載 《本草綱目》記載:苦蕎麥性味苦,平,寒,有益氣力,續精神,利耳目,有降氣寬暢健胃的作用。蕎麥,又稱莜麥或烏麥。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國常見的有苦蕎和甜蕎兩種。苦蕎為中國獨有,其中尤以甘洛黑苦蕎為極品,被當今營
副作用與禁忌 蕎麥味甘、性涼, 有清熱解毒、益氣寬腸之功效, 然而蕎麥性涼, 一次不宜多吃, 胃寒者不宜, 以防止消化不良;孕婦、月經期禁用,以防滑胎及經寒所導致血淤、腹痛。 蕎麥不宜久食, 對脾胃虛寒者忌食,更不可與白
功效與作用 苦蕎是集"營養、保健、醫療"于一體的天然功能食品。我國古籍中關于苦蕎麥防病治病的記載。《齊民要術》 有"頭風畏冷者, 以面湯和粉為餅,更令罨出汗, 雖數十年亦愈"。《圖經本草》 有"實腸胃, 益氣力"的記載。《本
生長環境 苦蕎麥喜涼爽、耐瘠薄,多生長在海拔2500米以上麥的高寒山區,無害蟲侵蝕,不使用化肥、農藥,遠離污染,純天然生長,其籽粒可供食用。苦蕎在世界上主要分布于我國的西南山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是苦蕎麥的主要產區和主要起
苦蕎學名韃靼蕎麥(F.tataricum),分為普通苦蕎和黑苦蕎。普通苦蕎外殼為黃白色;黑苦蕎即珍珠黑苦蕎,有"黑珍珠"之稱,外殼呈深黑色,營養價值極高。 黑苦蕎中不僅富含其他糧食作物中幾乎沒有的蘆丁(VP)及硒元素(Se),同時還含有18
黑苦蕎是蕎麥的一種,多生長在高寒地區,其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被譽為"五谷之王",黑苦蕎也具有極高的醫藥價值,長期食用黑苦蕎可以有效地預防高血壓、癌癥在內的多種疾病。被當今營養學界譽為"五谷之王"的蕎麥,屬蓼科雙子葉植物。蕎麥
關于我們 | 網站申明 | 廣告合作 | 文明上網 | 投訴建議 | 涼山新聞 |服務條款
網站聲明:本站中包含的內容僅供參考,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進行刪除,謝謝
版權所有 © 2020 www.800yao.com 涼山州網 工信部備案:蜀ICP備18013883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四川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法律顧問:張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