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下午,中醫院學術廳裝扮精美、格外亮麗,來自各科室100余名醫護工作者聚集一堂前來為參加演講比賽的16名選手助威、喝彩。應邀參加演講比賽的領導有:德昌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賈普祥、德昌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胡永宗、縣衛生局局
德昌中學始建于1939年,坐落于德昌縣城西南,面臨德昌縣城最繁華大街——育才路。 德昌中學原址為青獅廟。清代德昌為西昌縣治,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王公愷守寧遠,重視人才,特開書院,當時有西昌附近的瀘峰書院和研
塊菌鱷魚肉酒樓主要經營原生態野生食用菌菜品,以純天然、有機、綠色、養生為宗旨。是一家真正體現涼山野菌山珍風味,讓消費者真正品嘗到色、香味俱全之野生菌,充分體現涼山彝族自治州野菌山珍的特色風味。 酒樓設有豪包、中包、
彝族阿都文化集—《激情燃燒的火把》,通過四川民族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該書由漢文和彝文兩部分組成,采用民間文學、散文、隨筆等體裁,由6篇節慶文化、13篇民間文學,7篇散文、隨筆,2篇游記、4篇演講詞及9篇體現本土文化的彝文
[IMAGE] 蒼松翠柏、曲徑通幽。濃蔭深處,緩緩的斜坡、密密的花崗石墓碑莊嚴肅穆。50多年前,來自11個省市的1772名各族優秀兒女(其中有6位老紅軍),為解放涼山中東部苦難深重的彝族人民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昭覺革命烈士陵園
每年農歷二月八這一天,是楚雄市山區彝族的一個節日,名叫耕牛節。這天彝山馬櫻花爭相競放,萬傾碧波,點綴著樹樹丹霞,彤紅似火,人們興高彩烈采回一束束盛開的馬櫻花,在節日的早上,由家長去插在畜廄門上、掛在牲口角上,祈求六畜興
烤茶是我國高山峽谷地區少數民族的生活必需品,由于氣候寒冷干燥,缺少蔬菜,故常以喝濃郁熱茶的方法來補充營養素的不足,所謂"每日必飲三次茶"。烤茶種類多樣,咸甜苦辣,人生百味,既是艱苦勞作的能量之源,也是節慶待客的靈性之物。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貴州三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總體上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地理分布格局。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和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及石林彝族自治縣、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等19個自治縣是彝族的主要
[IMAGE] 彝族人民憑借彝鄉多彩的自然環境、豐厚的自然資源,用勤勞的智慧,創造著幸福美好的生活,傳承著獨具特色的飲食習俗,書寫著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 彝族居住的地區,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復雜,植物和動物資源極為豐富
近日,由中國國家圖書館策劃并實施的"中國記憶"項目采訪組策劃戴曉曄、紀錄片導演王長江、攝影馮晶晶等一行來到涼山喜德、鹽源、德昌和西昌等地,采集專題"我們的文字——非遺中的文字書寫與傳播"項目及傳承人所在地影像資料
彝繡培訓現場農民工彝繡技能培訓被確定為2014年全州十大民生工程之一,金陽縣總工會2014年第一期"彝繡"手工技能基礎培訓近日在縣委黨校開班授課。目前,"彝繡"技能培訓已經完成了兩期300人的理論課培訓,實踐操作已如火如荼進行中。
中新網紅河4月13日電 (保旭馬騫)正午剛過,大雨之后的南盤江畔,終于從炎熱中透出一絲涼意。因為正值春天,在江不遠的山村里,李成云干完農活,收拾著一身沾滿泥土的衣服準備往家里趕,作為當地彝族村寨的畢摩,他得回去給一家剛滿月的
彝族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有776.23萬人,總人口位居壯、滿、回、苗、維吾爾、土家之后的第七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貴州三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北部。 彝族人世代在云貴高原和康藏高原的東南部邊緣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彝族人民創造了獨具特色的燦爛服飾文化。彝族傳統服飾既是物質財富又是彝族民間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彝族的服飾種類繁多,異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 以紅黃黑為主色的服飾種類款式多樣性,是彝族服飾的第
大通樓甕城內的彝族服飾店。 沈小英和她自己設計的現代彝族服飾。 在傳媒、信息產業極其發達的今天,各類報刊雜志、電視電影和網絡上,彝族人都喜歡身著自己的民族服飾精彩亮相;在涼山彝族婚禮、喪葬等民俗活動以及火把節、
關于我們 | 網站申明 | 廣告合作 | 文明上網 | 投訴建議 | 涼山新聞 |服務條款
網站聲明:本站中包含的內容僅供參考,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進行刪除,謝謝
版權所有 © 2020 www.800yao.com 涼山州網 工信部備案:蜀ICP備18013883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四川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法律顧問:張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