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們小高鄉聯盟村的年人均純收入已經超過了全縣平均水平,達到了12000余元。"10月9日,德昌縣小高鄉聯盟村黨支部書記王永光告訴記者,這得益于村里通過"一事一議"修好了路。 近年,德昌通過開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
19日晚7時30分,在大箐鄉白廟村"彝山彝韻"文化演藝中心露天舞臺,一臺由本地村民自編自導的彝族原生態民俗風情表演,拉開了火把節的序幕。 在涼山,彝族人民的勞作是舞,生活是歌。"彝山彝韻"這臺節目,表演陣容由60余名員組成,
今年已進古稀之年的車向平,是德昌縣王所鄉的農民"土專家"。20余年前開始栽桑養蠶。現在,家里種植的10余畝桑樹已經全部嫁接成為了果葉兼用桑。 "這些桑樹已經成為我家的'搖錢樹'。"車向平說:"從幾年前開始,家里每年僅是賣桑葚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或網絡某些媒體,具體內容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如有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截至7月30日,涼山州山洪災害預警系統共發預警2009次——8月15日,德昌縣小高鄉高豐村龍興溝,兩岸堆積的沙包,淤泥掩埋的莊稼,還可見洪水肆虐的痕跡。 "還好我們早做預警,三個小時后就解除了險情。"高豐村五組組長陳
傍晚的會東縣城,人們紛紛走出家門,或在魚河堤散散步,或到廣場體驗"廣場電影",或跳上一段廣場舞……正如會東縣精神文明辦主任李先權所說:"人們越來越多地走出戶外,將打發時間的方式從牌桌轉移到強身怡情的活動上來,
作為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同時又有藏族、蒙古族、回族、傈僳族等10多個少數民族在此世居,涼山人文資源豐富,地域特色鮮明,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構成其非物質文化的樣貌和形態。 隨著時代變遷,城市化進程加快,這些大多誕生
記者日前從金陽縣獲悉,該縣今年將示范推廣青花椒與白魔芋間套種植的生產模式,在青花椒樹下套種1萬畝白魔芋,增加農民收入。 一直以來,青花椒和白魔芋是金陽縣的兩大支柱產業,托起了金陽農民增收的"半壁江山"。今年,金陽縣提
雷波縣委、政府高度重視民族文化的深入發掘工作,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塑造孟獲金字招牌,有力地促進民族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發展。 孟獲文化是雷波的金字招牌。孟獲是三國時期南中地區的彝族英雄,政治家、軍事家,是"夷漢所服"的歷史
雷波縣按照《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關于開展四川省中醫藥資源普查試點工作的函》和省市關于中藥普查會議精神,于今年4月15日啟動了雷波縣中藥資源普查試點外業工作,5月8日正式進入野外調查階段。 截至10月5日,雷波縣中藥資源普查試
雷波縣統籌資金674萬元在西寧、爛壩子、桂花、羅山溪、沙陀、海灣、汶水、箐口、馬湖、中田、黃瑯等11個鄉鎮實施退牧還草工程。 自退牧還草項目實施以來該局通過相關部門的通力合作,退牧還草工程嚴格按《雷波縣2012年國家天然草
今年國慶、重陽雙節重逢,以省級風景名勝區馬湖景區為龍頭的四川雷波縣各旅游景區、景點和各地鄉村農家樂一片喜氣洋洋,游客絡繹不絕。10月1日—10月8日全縣共接待游客5.6萬人次,與去年同期比較增長16.85%;實現旅游總收入2648.1
9月12日,記者從雷波縣獲悉,該縣縣級文學刊物《嘎爾莫波》正式創刊。據該縣文聯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刊以刊發該縣作協會員的作品為主,書寫多維生活,引領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升審美能力,鍛造雷波精神。 近年,該縣
"中秋之后這幾天,可能有雨,臍橙澆水不用澆太多。"9月9日,雷波縣五官鄉青杠村村民們一邊看著手機短信互相交流,一邊收拾塑料水管。今年,在天氣預報預警的基礎上,雷波縣氣象局與該縣農業科技局合作,確定20戶臍橙種植大戶,開展"直
木里鄉鎮學校學生吃飯"一日三餐"全免費以前,每到周日,家長把生活費拿給孩子,再三叮囑孩子路上要小心,不要把生活費弄掉了。 現在,這樣的場景在木里縣各鄉鎮中心小學成為了歷史。木里縣各鄉鎮中小學校共2萬余名農村義務教育階
關于我們 | 網站申明 | 廣告合作 | 文明上網 | 投訴建議 | 涼山新聞 |服務條款
網站聲明:本站中包含的內容僅供參考,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進行刪除,謝謝
版權所有 © 2020 www.800yao.com 涼山州網 工信部備案:蜀ICP備18013883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四川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法律顧問:張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