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燎原委員:開建宜西鐵路 助攀西融入長江經濟帶
四川省政協委員葛燎原在出席分組討論時發言【川網會客廳】葛燎原委員:開建宜西鐵路 助攀西融入長江經濟帶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27日訊(川網集團兩會報道組記者 易友波)2015四川兩會進行時,與會的四川省政協委員、宜賓市政協主席葛燎原向省政協大會遞交提案,再次呼吁加快建設宜(賓)西(昌)鐵路,以助推攀西地區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進程。
“我已經是第二次提交宜西鐵路建設的提案了,因為這條鐵路具有很高的戰略和經濟價值。”葛燎原委員表示,宜西鐵路經成昆線可到達攀枝花,東西向貫通連接成昆鐵路、內昆鐵路、成貴鐵路,有利于進一步完善西南地區鐵路路網。
宜西鐵路建成后,攀西資源富集區將擁有連接川南經濟區、進入長江經濟帶最重要、最便捷的戰略大通道,既有利于促進攀西資源富集區的礦產、生物、水能等資源開發利用,又有利于建立攀西與川南、長江經濟帶的經濟社會聯系通道,對徹底激活攀西—六盤水戰略資源開發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葛燎原認為,涼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國彝族的主要集聚地,雷波縣、昭覺縣、普格縣等8個縣,以及向家壩庫區移民縣——宜賓市屏山縣,均是國務院扶貧辦、國家發改委《烏蒙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確定的重點扶貧地區,宜西鐵路的建成、運營將有效帶動這些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攀西地區資源外運、引入基本上都是通過成昆鐵路、內昆鐵路,兩條線路的設計等級都偏低,現已無法滿足攀西地區負載需求。加上宜賓臨港港口建成升級后,可向周邊地區提供便捷、經濟的長江黃金水道出海通道。”葛燎原介紹說,這是建設宜西鐵路這一戰略大通道的“剛需”。
在接受四川新聞網記者采訪時,葛燎原表示自己多年前在分管交通工作時,就曾與涼山、攀枝花兩地多次交流,達成加快宜西交通線建設的共識,包括“沿江高速”。但由于“十二五”發展規劃已出臺,高速路網建設項目無法再進入規劃,后來此設想便被擱置。
2014年,長江經濟帶被確立為國家發展戰略,宜賓、攀枝花被納入其中,川南、攀西地區迎來又一重大發展機遇。
“通過宜西鐵路,攀枝花、涼山兩地可以有效解決發展所面臨的交通制約,以‘抄近路’的方式迅速融入西南立體交通網絡,特別是長江黃金水道。”葛燎原給出一組交通運輸成本數據:其中鐵路為公路的1/3左右,而水路又僅占鐵路的1/3,水路無疑最具性價比。
而隨著長江黃金水道的提升發展,“沿江口岸開放”、“長江大通關”等系列戰略將相繼實施,屆時水上交通更便捷,綜合優勢更加突顯。
“宜西鐵路的建設,還有助于拉長、拉寬、拉厚長江經濟帶,從而將這一國家戰略的輻射力覆蓋至云南、貴州、四川、西藏四地的更多地區。”葛燎原此次再次提交《關于加快建設宜賓至西昌鐵路的建議》,希望宜西鐵路建設能寫入“十三五”規劃、加緊實施,從而加大對烏蒙山片區連片扶貧開發的扶持和區域協同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支持。
源于四川在線/圖源于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