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一食品公司產品被抽檢為不合格
四川在線涼山頻道訊為進一步加大2015年春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嚴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群眾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要求,從2014年12月起,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了春節前食品重點消費品種的專項監督抽檢工作。
據了解,本次監督抽檢涉及肉制品(腌臘肉制品)、湯圓/水餃、植物油、糖果、糕點和炒貨(瓜子、花生)6個重點品種,共計660批次,抽樣覆蓋全省21個市(州),涵蓋生產、流通、餐飲三個環節,涉及生產企業330家,共190個抽樣點。
監督抽檢結果顯示:660批次樣品中,發現16批次不合格樣品,其中肉制品(腌臘肉制品)2批次,糖果2批次,糕點3批次,炒貨(瓜子、花生)9批次,總體合格率為97.6%。其中,包括重慶洽洽食品有限公司的洽洽原香瓜子、四川徽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咸干花生因霉菌、黃曲霉毒素B1等問題被檢驗不合格。
省食藥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監督抽檢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微生物超標,涉及糖果、糕點、炒貨(瓜子、花生),不合格項目為大腸菌群和霉菌;二是炒貨(花生)中檢出黃曲霉毒素B1超標;三是個別肉制品超范圍使用防腐劑山梨酸及檢出禁用物質氯霉素。
按照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的要求,針對監督抽檢中發現的問題,檢驗機構已第一時間通報不合格產品生產經營所在地的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目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已責令有關市(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不合格產品及其生產經營企業及時依法查處,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風險。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特別提示消費者,在購買到或在市場上發現被通報的不合格產品時,請撥打12331投訴舉報熱線,或直接到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進行投訴或舉報。
源于四川在線/圖源于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