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東“紫玥核桃” 戴上四川“果王子”桂冠
8月20日,由四川省林業廳、四川省旅游局主辦的四川省首屆“果王子(核桃類)”專家綜合現場評審在廣元市朝天區舉行。本次評審會50多個參加網絡投票中得票數排名前30的參賽單位,共計24個縣(區)的26個核桃樣本參加了現場評審。此次“果王子”評選以專家評分占比60%,網絡評選占比40%的評分原則進行,會東縣送選的“紫玥核桃(金鈴2號核桃)”以總分71.8分的成績獲第二名,并獲得銀獎。
會東縣紫玥核桃(金鈴2號核桃)是會東縣與中國林科院合作選育的7個金鈴系列核桃之一。2005年由會東縣松坪林業站調查發現,2012年10月,參加涼山州建州六十周年慶林業產業大會評選活動,獲得核桃類產品銀獎。
該株核桃樹生長于海拔2075m,通過多年實驗觀察,該株核桃樹長勢旺盛、結果早、產量高、易豐產,現母樹單株產量達300斤以上;果實中等偏大、美觀端正、果形大小均勻一致、面殼面凹點均勻,是典型的會東本地老品種泡核桃;果仁飽滿、充實、內種皮呈艷紫色、富含花青素、苦澀味輕,口感油香味濃,耐貯藏不易變味;殼厚1.01mm,硬度適中,縫合線低平,不易破損,可取整仁,出仁率55.4%,適于機械采收、脫皮、加工。是泡核桃良種的典型代表。未來是會東縣核桃產業發展推廣的主要品種之一。
現會東縣林業局已經正在建設核桃良種選育及采穗苗圃基地500畝,為下一下步核桃良種化種植打下基礎。
省林科院核桃專家、大賽評委組組長羅成榮介紹,四川核桃種質資源豐富,在種植面積上,以700萬畝的規模名列全國前三;在發展民生林產、現代林產過程中,良種化起到關鍵作用,本次評選良種云集,體現了四川核桃果品的最高水平,通過這一遴選平臺,有助于良種的傳播推廣,為核桃產業奠定較高的發展基礎。
原省林科院院長王金錫指出,核桃產量大、耐儲存、市場價值近幾年一直呈小幅小漲趨勢,不僅是國家戰略性木本油料作物,也是農民增收的特色產業,希望通過本次評選,能夠帶動全省核桃的整體發展,使之在良種比例、結構優化、品質提升上有所改善。(郭成林)
源于四川在線/圖源于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