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姑:走出一條縣域經濟加快崛起的特色新路
8月5日至6日,州委常委、州委統戰部部長達久木甲率全州縣域經濟工作會議調研組一行來到美姑縣調研。
兩天來,調研組一行先后深入到美姑縣樂約鄉麻吉碩峨村彝家新寨、公安園區建設項目和農作鄉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參觀考察。
樂約鄉麻吉碩峨村位于縣東南部81公里,因為彝家新寨建設,這個偏遠的小山村經歷著從未有過的改變。堅持產業先行、產村相融,麻吉碩峨村堅持發展特色優勢種養殖業,種植水稻400畝、冬洋芋600畝,建成青花椒基地1000畝、臍橙基地1000畝、核桃基地1000畝,規范化、標準化養殖西門達爾牛150頭、高山黑豬630頭,培育富民產業支撐。
在參觀過程中,調研組聽到一個小故事:2013年,在“三進三解”活動中,該縣農科局經濟作物站的幫扶人員從重慶引入6萬株價值60多萬元的優質臍橙苗,無償提供給麻吉碩俄村,并在全村開展實地種植技術以及科學管護辦法等農技知識的講解。預計這6萬株優質臍橙掛果后,將直接為村民增加收入300多萬元。
著力建設“一村一品”,麻吉碩峨村規劃三年內再發展臍橙基地1000畝,將該村建成美姑最大的臍橙基地。村民們高興地說,以現在全村800多人口計算,三年后,麻吉碩峨村人均收入將翻兩番,達到八、九千元呢。
公安園區建設項目位于美姑縣巴普鎮俄普村,距縣城1公里,該項目集看守所、業務技術用房、強制隔離戒毒所、消防中隊消防站、武警中隊營房為一體,是現代化、一體化、規模化的公安建設項目。調研組成員稱贊:“這個園區建設走在了全州公安基礎設施建設前列。”
來到農作鄉,特色農業產業基地讓調研組成員驚嘆不已。“甲谷村的馬鈴薯,依色村的苦蕎麥,哪一個都是響當當的品牌。”調研組成員個個伸出大拇指。
美姑“苦蕎米”除了具有普通苦蕎所具有的營養和無公害、綠色等特點之外,還有脫殼簡單,脫殼后可以直接煮成“苦蕎飯”的優勢,為苦蕎直接走上百姓餐桌、開發苦蕎促進農民增收找到了一條捷徑。美姑縣農作鄉依色村種植的“美姑珍珠苦蕎米”在西部12省區農業博覽會上獲得金獎,這也是美姑縣農業產品首次獲得國家級金獎。
調研組一行認為,美姑縣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突出投資拉動、培育特色產業、改善基礎條件、堅持民生優先,始終保持發展定力,鎖定目標不動搖,集中力量、突出重點、干在實處,努力走出了一條縣域經濟加快崛起的特色新路,不僅增強了縣域經濟實力,同時夯實了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實基礎。
副州長施遐,州政協副主席蘇燕凌,昭覺、布拖、金陽、美姑、雷波五縣主要負責人參加調研。 鏈接: 樂約鄉麻吉碩峨村彝家新寨樂約鄉麻吉碩峨村位于縣東南部81公里,轄4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193戶758人,其中黨員31人。該村于2011年啟動整村推進彝家新寨建設,實施農戶190戶,建設村道公路4.8千米,硬化入戶路5.2千米,人畜安全飲水全覆蓋,新建沼氣池150口,建成400平方米的1+N多功能活動中心,每戶均安裝太陽能、擁有15平方米的洗澡間,讓群眾住上了好房子、過上了好日子、養成了好習慣、形成了好風氣。堅持產業先行、產村相融,發展特色優勢種養殖業,2013年全村農民人均收入4800元,高出全縣平均水平300余元。
公安園區建設項目公安園區建設項目位于巴普鎮俄普村,距縣城1公里,該項目集看守所、業務技術用房、強制隔離戒毒所、消防中隊消防站、武警中隊營房為一體,是現代化、一體化、規模化的公安建設項目。看守所和業務用房建設規模1868平方米,總投資1023萬元。該工程于2013年5月動工建設,現主體工程已完成90%,預計今年10月底前竣工。
農作鄉特色農業產業基地 農作鄉特色農業產業基地位于縣城東南部的低緯度高海拔山區,海拔1950—2300米,立體氣候明顯,適宜種植馬鈴薯、苦蕎麥等農作物,培育了馬鈴薯、苦蕎麥標準化、連片規模種植基地和馬鈴薯良種基地。2013年,甲谷村建成馬鈴薯種植1550畝,平均畝產2030公斤,最高畝產2510公斤,總產鮮薯3145噸,產值471.8萬元,畝產凈增500公斤,增加775噸,新增收益116萬元;依色村建成苦蕎麥種植基地3000畝,平均畝產150公斤,高產地塊最高畝產達到200公斤,總產蕎麥450噸,產值180萬元,畝產凈增50公斤,增加150噸,新增收益60萬元,人均新增收益807.5元。今年,建成馬鈴薯良種基地2500畝,實現產值750萬。
(本報記者 周靜)
源于四川在線/圖源于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