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防澇規劃出爐,排水系統將全面升級
一座城“池” 西昌的疼痛與無奈魏家灣小區底樓住戶又被淹了,勝利小區的住戶又忙著抽水。8月17日凌晨,一場強降雨讓很多西昌市民又沒有睡踏實。 這是8月1日以來,西昌城區在這個雨季經歷的第二場具有破壞性的強降雨。
“8月1號那天被淹的垃圾還沒有收拾干凈,這又來了……”住在魏家灣小區五棟一單元底樓的張玉蓮拄著拐杖,一邊說一邊抹眼淚,老伴病發住院,家里一片狼藉,身體也不好的她不知道該怎么收拾。
8月11日,新報記者就已經去她家看過,冰箱放在桌子上,下水管道用破衣服狠狠地堵住,房間里有一股潮濕的霉味,房門上依然還在滲水。8月1號的那場雨又大又急,小區背后的下水道泄洪不暢,水就漫上來,灌進位置較低的小區里,下水道和廁所里的污水也跟著冒出來,屋里的鞋子,盆盆罐罐就漂了起來。
那天晚上,魏家灣小區底樓的30多戶人家無一例外遭受水災。
“水都淹到腰桿了,院里水更深,只有往樓上跑。”3棟3單元的約則阿烏回憶起來驚魂未定。
小廟鄉附近搬遷戶代夢麗剛剛租住進來,還不曉得這里的情況,當晚,冰箱、洗衣機、摩托車沒有來得及轉移,都被淹壞了。“一覺醒來,滿屋子是水,只搶救了放在凳子上的半袋米。”
小區業委主任何玉蓮告訴新報記者,魏家灣小區被淹已經司空見慣,一到雨季晚上都睡不踏實。2011年以來,龍眼井公園施工以后,魏家灣小區就開始了不間斷的澇災。“打那之后,院子進水幾十次,屋里進水已經5次了。”
何玉蓮說,8月1號那天進水后,小區打掃淤泥污物,三輪車拉了十多車,很多底樓住戶家里還沒有收拾干凈。
8月11日,新報記者在魏家灣小區挨著走訪了10余戶底樓住戶,家家的門坎前都用水泥砌了一尺多高的擋板,冰箱等電器都是放在高處,下水道都用破布堵著,屋子里無一例外都有著潮濕的霉味。
但17日的降雨,又讓他們陷入生活的混亂。一說起來,好些老人就掉眼淚。
勝利小區相對要好些。勝利小區住戶鐘英告訴新報記者,去年小區為了防水,在一樓樓梯口修了一堵幾十公分高的水泥墻。但老人小孩過不了,又拆了,小區住戶又湊錢買了兩臺抽水機,一下雨,就把抽水機搬出來。當然,停在院子里的車子,還得提前轉移。
剛剛裝修一新的達達購物廣場也在8月1日遭受巨大損失,但受災后很快作出了反應,修高了路邊的擋水臺階,增添了兩臺大功率抽水機。
“塑像一段排水管道搞不贏,路面積水過高,漫過階梯就灌進了負一層的購物廣場。”在此值班的西昌市家園物業公司水電管理負責人李斌告訴新報記者,8月1號的那場雨太嚇人了,沖爆了購物廣場的玻璃門,水深及腰。至今,他辦公室的電腦還壞著,辦公桌的抽屜里長滿了紅色的霉菌。
事實上,升級整個城市的排水系統,西昌市已經籌劃了兩三年了。 目前,只待西昌市最后評審的防澇《規劃》,由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設計規劃,規劃于今年3月就已經定稿。
夏玉文介紹,從去年8月到去年年底,西昌市進行了全市排水管網的普查,利用普查之機,中南設計研究總院的《規劃》調研也同步開展。
《規劃》按照2030年城市建設用地規模68.92平方公里,人口70萬的目標設計。分為2014——2017年的近期規劃,2017——2020年的中期規劃,2020——2030年的遠期規劃。
規劃的目標是,發生城市雨水管網設計標準以內的降雨時,地面不應有積水;發生城市內澇防治標準以內(20年一遇)的降雨時,城市不能出現內澇災害,主要道路積水深度不超過25cm,雨水積水時間不超過1小時;發生超過城市內澇防治標準的降雨時,城市運作正常,不得造成重大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在城市防洪標準上,《規劃》確定西昌市中心城區東河、西河、海河、安寧河城區段2020年按50年一遇設防,到遠期2030年提高到100年一遇標準。
夏玉文介紹,按照規劃,除了整個排水系統的布局調整外,城區管網也將大幅升級,在道路施工和地下設施等條件允許下,主干渠將統一建成2米乘2米的地下暗渠。重要的支道也將按照這一標準實施,其余管網也都將升級換代。
除了建造地下管網,《規劃》還明確了步行道透水面磚的廣泛鋪設,建設廣泛的下凹式綠地,以及在相應區域修建積水調蓄池等設施。
夏玉文說,《規劃》通過評審后,就將開始按步驟,分區域一一建設,西昌的內澇之患在不久的將來可望得到徹底解決。 所以,可以想象的是,西昌城里從此再也看不到“海”,市民因為內澇帶來的傷痛和無奈也將不再發生。
源于四川在線/圖源于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