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7億噸涼山新探明最大釩鈦磁鐵礦床
<a href=http://www.ls520.net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西昌</a>太和整裝勘查區發現特大型釩鈦磁鐵礦。
西昌太和整裝勘查區發現特大型釩鈦磁鐵礦。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紀念這個日子,就是為了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牢記:人與自然必須和諧發展,人與地球必須和諧相處。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母親為我們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一切物質需求。但是,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卻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尤其是礦產資源,正隨著人類社會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歷史進程被大量消耗,以至于我們今天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著許許多多重要能源與礦產資源供應瓶頸。
正因為如此,今年的地球日,國土資源部圍繞“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的主題,將“推進找礦突破,保障科學發展”作為第43個世界地球日的專題,其目的,就是呼吁全社會都來增強資源意識,積極支持推進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保障和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目前,涼山州的找礦戰役已經在全州全面打響。全州設置探礦權530個,勘查面積達1萬多平方公里,著力推進地勘基金、國有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累計投入國家財政資金3億多元,這對全州實施資源發展戰略具有重大意義。
西昌釩鈦產業園區建設即將竣工,這個總投資超過200億元的項目,是涼山州工業強州的重要支撐。
在這之前,另一條作業線上的攻堅戰役已經打響,尋找釩鈦磁鐵礦,為涼山釩鈦戰略提供資源保障,成為州委、州政府的心頭大事。
近年來,在州國土資源局的主動謀劃,積極爭取下,在國土資源部、省國土資源廳的大力支持和省冶金地勘局、地質礦產勘查局的參與下,涼山州規模最大的釩鈦磁鐵礦找礦大會戰正式拉開。
就在西昌釩鈦產業園區即將竣工投產之際,找礦工作捷報傳來。在西昌太和整裝勘查區發現特大型釩鈦磁鐵礦,探獲釩鈦磁鐵礦資源儲量9.87億噸,遠景可達15億噸。
這個消息意義重大,也讓全州上下士氣鼓舞。這不僅實現了釩鈦磁鐵礦找礦突破,還緩解了當前面臨的釩鈦磁鐵礦資源瓶頸約束,也將為涼山釩鈦鋼產業發展戰略提供長遠的資源保障。
整裝勘查,資源突破2009年12月2日,我省首個礦產整裝勘查項目在攀西地區正式啟動。攀西地區釩鈦磁鐵礦整裝勘查的啟動,標志著四川省新一輪地質找礦正式拉開序幕。
礦產資源整裝勘查是落實國家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重要舉措,是資源勘查方法上的創新,指在同一構造成礦區帶上,對同一構造單元的成礦集中區,按照科學規劃、統一部署的原則,集中人力、財力、物力等諸要素,開展地質找礦工作,實現找礦快速突破,發現和評價一批具有重大影響的大型或特大型礦產地的有效形式。
州國土資源局張邛林局長告訴記者,整裝勘查是“科學規劃,創新機制,先進技術,優化要素”的找礦新模式,將為下一步整體開發、綜合利用提供科學依據,為建立資源節約型、生態環保型礦山提供條件。
在西昌太和整裝勘查區,項目技術負責人魏宇告訴記者,該項目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工作,集中在2平方公里的勘查區投入4120萬元地勘資金,完成18個鉆孔,總鉆探22167.39米,礦體最大控制深度達1471.6米,發現3個主礦帶,經專家評估新增鐵礦石資源量9.87億噸,共生TiO2(二氧化鈦)9539.46萬噸、V2O5(五氧化二釩)227.74萬噸,平均品位25.64%,屬特大型釩鈦磁鐵礦床。目前,太和整裝勘查區,已被國土資源部批準為中央地勘基金項目,工作結束后遠景資源儲量可達15億噸。
記者了解到,我州開展的整裝勘查項目中,還有西昌市響水鄉蜂子巖探明釩鈦磁鐵礦5000萬噸,德昌兩個項目也在有序推進。
這一消息,讓省州上下都為之驚喜。攀西地區釩鈦磁鐵礦實施整裝勘查所取得的成效,不僅為我州釩鈦鋼產業發展戰略提供了長遠的資源保障;而且對創新找礦方式,加快找礦突破,緩解緊缺資源需求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2011年,西昌釩鈦產業園區共有市級重點項目7個,其中續建類項目3個,新開工類項目4個。攀鋼西昌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紅渣處理場、梅塞爾工業氣體項目等已陸續竣工投產。
對一個即將投入運轉的大型項目,州國土資源局一位工作人員給記者估算了一下,按照西昌釩鈦產業園區的釩鈦磁鐵礦需求量,新發現的礦產資源無疑為園區的百年大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幾乎同一時期,涼山州的找礦戰役在全州已經全面打響。全州設置探礦權530個,勘查面積達1萬多平方公里,著力推進地勘基金、國有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累計投入國家財政資金3億多元,吸引社會資金30多億元參與地質找礦工作,實現西昌太和釩鈦磁鐵礦、雷波磷礦、木里金礦、冕寧稀土礦和平川鐵礦、瀘沽鐵礦、拉拉銅礦等礦區找礦重大突破,新增釩鈦磁鐵礦11億噸、普通鐵礦1.4億噸、稀土礦162萬噸、銅礦56.3萬噸、鉛鋅礦158.6萬噸、金礦28噸、磷礦7億噸、石灰石礦3億多噸等,找礦突破為我州實施“資源發展戰略”、構建“工業涼山”優勢釩鈦鋼、稀土、有色、磷化工、水泥等產業形成支撐。
富集資源曾經靜默“攀西”常常以區域名稱被一并提出,這不僅僅是區域位置的緊鄰關系,更多的時候,這個稱呼源自資源結構的整體因素。
攀西地區有著“中國烏拉爾”的盛譽,多年以來,資源開發成為這個地區經濟邁進的主導力量,也是全國資源輸送體系的大動脈。
在這個背景下,工業之路理所當然,在現代經濟的發展理念里,“中國魯爾區”的構想也就應運而生。
進入21世紀,涼山州提出了工業強州的戰略目標。
一個宏大的藍圖建設逐漸鋪開。2008年,由涼山與攀鋼集團聯手,總投資250億元的攀西釩鈦生產基地的航母工程在西昌全面啟動。這是攀西地區實現資源匹配,共謀發展大計的一項重要內容。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對涼山要實現跨越式發展、“跑步奔小康”、到2020年確保與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指示精神,涼山州強力推進工業強州戰略,推進攀鋼西昌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是涼山州極其重要的一步棋。
但是,項目落戶西昌,并沒有讓這些儲量巨大的資源迅速被探明,因為在資源匹配的拼版里,還缺少著重要一環。這就是,盡管攀西地區釩鈦磁鐵礦成礦條件優越,資源豐富,釩鈦資源儲量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在涼山地質勘查投入不足、工作程度低等歷史原因,沒能有效形成可供釩鈦產業發展的資源開發地。這成為各級領導和攀鋼二基地揮之不去的困擾,要長遠發展,資源保障必不可少。
事實證明,涼山釩鈦磁鐵礦必定是有的,只是還在深邃的地下。
突破,50年來最大規模找礦會戰西昌釩鈦產業園區項目已經上馬了,在涼山找到釩鈦磁鐵礦,成為涼山州州委、州政府迫在眉睫的任務。
這個時候,涼山州國土資源局開始主動謀劃、積極爭取,在國土資源部、省國土資源廳的大力支持下,涼山州被納入了攀西釩鈦磁鐵礦整裝勘查戰略區,2010年新春剛過,一場幾十年來規模最大的釩鈦磁鐵礦找礦大會戰在涼山州正式鋪開。
通過論證規劃,省國土資源廳在我州西昌市、德昌縣、會理縣立項實施了6個釩鈦磁鐵礦整裝勘查項目,已陸續投入國家財政資金1.3976億元。四川冶金地質勘查院、冶金成都地質調查所、四川地勘局攀西地質隊、404地質隊、106地質隊五家國有地勘單位組織精干力量,采用國內先進技術和鉆探設備實施勘查會戰。
2010年8月16日,四川冶金地質勘查院項目組的159人正式進入西昌市太和釩鈦磁鐵礦延伸勘查區。按照工作目標,項目組將完成24000m,勘查面積16.07平方公里。
項目技術負責人魏宇告訴記者,項目從立項到實施全程得到省國土資源廳、州、市政府及國土資源局等的大力支持,積極協調服務,為項目順利實施保駕護航。
事實正是如此,國土資源系統肩負著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的重任。為全力支持部、省在攀西地區實施釩鈦磁鐵礦整裝勘查工作,州政府成立了涼山州釩鈦磁鐵礦整裝勘查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州長掛帥,州國土資源局具體組織協調,目前各項目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以礦產資源為依托,涼山州的招商引資工作也將更加有效。按照涼山州的“主動對接、尋求合作,深化區域部門合作,深化與成都的區域戰略合作關系,共建成都·涼山工業園區,深化攀涼區域合作,啟動攀西釩鈦磁鐵礦整裝勘查,攜手打造攀西經濟增長極。”大幅度的新增資源無疑讓涼山工業強州的思路更有底氣。
本報記者 李瀟 楊靈
源于四川在線/圖源于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