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成品油價降價窗口即將開啟
油價圖片.jpg“國際油價都跌那么多了,怎么國內油價還不降?”近日來,有這種想法的車主不算少。專家認為,雖然在需求面將會出現一些支撐油價的其他因素,但后期國際油價或延續下行態勢。此外,在油價下調預期影響下,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漸行漸近,這對控制國內物價和帶動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都是利好。預計10日前后或迎來今年首次油價下調,調價幅度在300元/噸。
多重利空打壓國際油價國際原油期貨價格近來震蕩下跌。上周最后一個交易日,在紐約市場上,6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價格跌破每桶百元關口,收報于每桶97.83美元,為三個月來低點。本周一,亞洲市場紐約原油期貨合約電子盤交易價格繼續下滑,早間時段一度跌到96.57美元/桶。此外,歐佩克秘書處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歐佩克市場監督原油一攬子平均價格本月第一周再呈下行走勢,跌至每桶115.70美元。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供求基本面疲態盡顯,再加上石油輸出國組織承諾增產抑價,已經抵消了此前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對原油市場的決定性影響,短期內若無類似主要產油國中斷供應這樣的突發事件發生,國際油價將在每桶100美元之下波動。
美國經濟數據不佳是紐約油價下跌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國是世界石油市場的主要消費國,其經濟動向將明顯影響石油市場的需求。最近,美國相繼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復蘇速度放緩。上周五,美國勞工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美國經濟增加了11.5萬個工作,遠遠低于今年早些時候的增幅。而美國政府的數據顯示,美國的石油消費在第一季度下跌了5.3%。市場擔心美國經濟有所停滯。投資者希望美聯儲能采取進一步干預措施來刺激需求。
無獨有偶,歐洲經濟也存憂慮。早先,非歐元區的英國進入了技術性的二次衰退,而歐元區的不少經濟體已經紛紛陷入二次衰退泥淖。最近,歐元區第四大經濟體西班牙陷入二次衰退,是否會步希臘后塵,需要大規模救援還尚未可知。分析人士認為,美歐經濟復蘇乏力,將減少石油需求,令國際油價承受下行壓力。
從供給上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秘書長上周在巴黎舉行的一次會議上表示,市場存在著投機,需要把石油價格降到合理水平,讓消費者和生產者都能接受。市場認為,這一講話表明了該組織對增產抑價持積極態度。與此同時,最近一個階段,世界原油供應依然充足。路透社日前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歐佩克今年4月的原油產量達到日均3175萬桶,為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雖然伊朗的原油出口由于歐盟制裁而明顯下降,但沙特近幾個月來的原油產量已增至日均1000萬桶。
從庫存上看,美國公布的石油儲備數據強于預期。根據美國能源部的統計,美國的石油儲備在4月末的一周已經達到1990年9月份以來最高水平。數據還顯示,供應紐約輕質原油的產地儲備量增加了120萬桶,達到創紀錄的430萬桶。
還有分析指出,當前歐洲多國政治面臨新格局,市場對歐債危機惡化更加擔憂,美元資產因此受到追捧,而以美元計價的原油期貨價格應聲回落。在法國,當地時間6日,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戰勝現任總統薩科齊,當選法國總統。由于奧朗德在如何解決歐債危機方面,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觀點相左,投資者擔心新的選舉結果將使歐洲的債務前景變得撲朔迷離。在荷蘭,新領導人也表示要拋棄嚴格公共開支削減而支持增長。在希臘,希臘議會選舉的初步結果顯示,希臘國內就是否繼續財政緊縮計劃和要不要留住歐元區陷入膠著狀態。在荷蘭,反緊縮的政黨支持率也在逐步上升。日漸高漲的反緊縮呼聲也給歐元區解決債務問題的模式帶來挑戰,歐元區能否順利應對債務危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值得關注的是,伊朗核問題有可能在23日伊朗與六國的新一輪談判前繼續保持緩和,這也將使伊核問題暫難成為國際油市中的地緣政治炒作熱點。
從短期看,金融市場將持續動蕩,風險資產也還將繼續承壓。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到下次美聯儲會議還有六周時間,一部分投資者可能會沽出一部分避險資產,直到中央銀行能夠表示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紐約商品交易所資深交易員雷蒙德\x{2022}卡本預計,紐約原油期貨短期內可能在100美元下方波動,如果跌破每桶95美元,那下跌空間將進一步拉大,交易區間將為每桶97.75美元到85美元近日或迎今年首降“窗口期在5月10日前后,行業普遍預測可能迎來今年來首次油價下調。下調幅度預期在300元/噸,約合0.2元/升。”據了解,如果成品油零售價格能夠應聲下調,將是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首次下調。
據了解,自國家發改委一個月前上調油價后,國際油價一路下跌,5月4日,因美國就業數據不樂觀,NYMEX原油期貨跌破關鍵性技術位和心理價位,下跌4.05美元至98.49美元/桶。7日,奧朗德當選為法國總統,使原本不明朗的歐元區經濟形勢愈發撲朔迷離,投資者避險情緒高漲,引發原油期貨的大規模拋盤。截至當日14時,WTI6月原油期貨最新報每桶97.09美元,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下跌1.40美元;7月合約報每桶97.47美元,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下跌1.41美元。
來自金銀島的數據顯示,5月4日三地(辛塔、迪拜、布倫特DTD)原油當日均價每桶115.290美元,近22日均價每桶120.164美元,較3月19日基準價下跌3.25%。分析師指出,本周周三國內成品油價格或將迎來年內首次下調。
據統計,今年來,國家發改委共上調過兩次油價。累計上調幅度為900元/噸。
上輪上調鎖定高價?
就在國際油價持續下跌之際,國內多個城市的成品油批發價格和零售價格均有所松動。有媒體報道顯示,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無論是民營加油站,還是中石油、中石化旗下油站都存在打折促銷的情況,其中,北京促銷的加油站達到三成;浙江在特定的時段每升汽油價格比標價便宜了0.5元,并且已經低于上個月油價調整前的7.46元/升。但記者近日走訪越秀、天河、海珠等廣州市中心、白云區郊區的多家油站發現,只有極個別油站有優惠,廣州絕大多數油站的價格依然保持堅挺。
專家表示,雖然零售環節的價格基本維持在最高限價,但是市場面臨國際油價持續下跌的壓力,在批發環節早已采取暗中優惠措施,優惠50至100元/噸:“大家都覺得下個月油價會降,在降價預期下,手里油越多,虧得越厲害,所以商家開始出現減倉、出貨的情況,有的則暫時不買,以保持充裕資金備戰下一輪上漲行情。”
姚達明還表示,根據以往的調價歷史看來,每輪油價上調,都會比預期的窗口推遲,但下調就相對準時。“這樣一來,極有可能是鎖定了高價價位。”姚達明解釋說,以最近一次,也就是3月20日,國家發改委上調汽柴油價格各600元/噸為例,“調價時間是比預期推遲幾日的,當時業界對于后市的國際油價走勢已經有下行的預期,如果按照正常的窗口期上調價格,上調的幅度不應該有600元那么高。零售價格也不會這么高了。”
源于四川在線/圖源于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