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年航天發射能力將逾15發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年航天發射能力將逾15發
“中星十一號”衛星2日凌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該中心黨委書記孫保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未來年航天發射能力,將從目前的9-10發提高到15發以上,以滿足中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對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的需求。
他說,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今年雖然承擔航天發射任務次數不多,但正是該中心發射場基礎設施建設大發展、航天發射能力大發展的關鍵一年:首先,新建的一個現代化衛星測試廠房已經開工,將于2014年初建成投入使用,以提高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衛星測試保障能力。
其次,曾承擔“嫦娥一號”和多次北斗導航衛星等發射任務的三號發射塔架正在進行大規模改造,預計2014年10月完成。改造后的三號發射塔架,將從原來只能發射“長征三號甲”一種型號火箭,實現可以發射多種型號火箭的能力躍升。
新建衛星測試廠房、改造三號發射塔架這兩項任務完成后,“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年發射能力將從目前的9-10發提高到15發以上,從而為今后執行更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打下基礎”。
孫保衛透露,根據中國航天目前的發展規劃安排,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未來8-10年,將承擔北斗導航、嫦娥探月、氣象、通信等衛星和航天器發射任務50發以上,“有的高密度年份,發射任務要達到15發左右”。
他還介紹說,為適應“中星十一號”通信衛星發射任務需要,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對發射場進行了可靠性增長改造,主要包括控制系統、供氣系統、供電系統、整流罩溫濕度保障系統等10多項技術改造,提高衛星發射的可靠性、安全性。“這次技術改造,也是為今年下半年發射‘嫦娥三號’任務作技術準備,奠定可靠性基礎”。
“中星十一號”衛星發射任務正值五一國際勞動節假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科技人員節日期間加班工作,以確保衛星發射任務圓滿成功。孫保衛表示,該中心科技人員將個人勞動和祖國航天事業發展結合在一起,“體驗勞動光榮、勞動快樂,也更能體現勞動的價值感、成就感”。源涼山新聞網
他說,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今年雖然承擔航天發射任務次數不多,但正是該中心發射場基礎設施建設大發展、航天發射能力大發展的關鍵一年:首先,新建的一個現代化衛星測試廠房已經開工,將于2014年初建成投入使用,以提高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衛星測試保障能力。
其次,曾承擔“嫦娥一號”和多次北斗導航衛星等發射任務的三號發射塔架正在進行大規模改造,預計2014年10月完成。改造后的三號發射塔架,將從原來只能發射“長征三號甲”一種型號火箭,實現可以發射多種型號火箭的能力躍升。
新建衛星測試廠房、改造三號發射塔架這兩項任務完成后,“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年發射能力將從目前的9-10發提高到15發以上,從而為今后執行更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打下基礎”。
孫保衛透露,根據中國航天目前的發展規劃安排,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未來8-10年,將承擔北斗導航、嫦娥探月、氣象、通信等衛星和航天器發射任務50發以上,“有的高密度年份,發射任務要達到15發左右”。
他還介紹說,為適應“中星十一號”通信衛星發射任務需要,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對發射場進行了可靠性增長改造,主要包括控制系統、供氣系統、供電系統、整流罩溫濕度保障系統等10多項技術改造,提高衛星發射的可靠性、安全性。“這次技術改造,也是為今年下半年發射‘嫦娥三號’任務作技術準備,奠定可靠性基礎”。
“中星十一號”衛星發射任務正值五一國際勞動節假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科技人員節日期間加班工作,以確保衛星發射任務圓滿成功。孫保衛表示,該中心科技人員將個人勞動和祖國航天事業發展結合在一起,“體驗勞動光榮、勞動快樂,也更能體現勞動的價值感、成就感”。源涼山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