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東縣挖掘黑山羊產值空間
會東縣挖掘黑山羊產值空間
“別光忙著數錢,撞到人了。”10月13日,低著頭一邊數錢一邊往堵格牲畜交易市場外走的羅德科撞到熟人了。熟人問他今天收入如何,他笑著說:“前幾天從會理太平鎮買回的40只羊,被云南曲靖客商買走了,除去開支,賺了2000多元。”
當天是會東縣堵格鎮趕集的日子。9點多,牲畜交易市場開放,一車車牛羊陸續被運到這里,市場頓時熱鬧起來。
會東縣是畜牧生產大縣,其中,黑山羊已經成為涼山州、四川省、乃至全國知名的畜牧品牌。該縣畜牧局局長普會明說,其中最為迫切的是延伸產業鏈。
保種區維持黑山羊血統“這是今年9月才修好的羊圈,設計新穎,冬暖夏涼。”10月12日晚,鄭西國一邊給剛剛搬“新家”的63只黑山羊上草料,一邊對記者說。2005年,鄭西國看到堵格畜牧市場潛在的商機,開始大面積種植光葉紫花苕,飼養黑山羊。
鄭西國家門前小河環繞,門后就是自家的承包山,自封山育林后,樹木茁壯成長,野草豐盛,夏秋野外放養,冬春進行草料圈養,優越的天然和自然環境,讓鄭西國飼養的黑山羊體肥膘壯,不等送到市場就被客商買走。“在養殖模式上,會東黑山羊以放養為主,圈養為輔。”普會明介紹,會東草場資源豐富,良好的生態環境,讓會東黑山羊深受客商和食客歡迎。
目前,會東黑山羊群體數量達96萬余只,該縣以核心保種區和核心育種場、繁育場、重點繁育戶三級繁育體系保證黑山羊血統,力爭每年提供優質種羊5萬只,農戶生產群自留母羊5-6萬只,每年更換25%的生產母羊。“建保種區就是為保有足夠的群體,建立具有突出生產性狀的品系,這是保持會東黑山羊純正血統的關鍵措施。”該縣畜牧局高級畜牧師蘇國富告訴記者,該縣把保種區定在主產區內的黃坪、巖壩和新田3個鄉。
銷售年交易額8億元在堵格牲畜交易市場內,有一套電子交易系統用來為全國各地的買家提供實時“網絡購畜”服務。“外地收購商進入堵格牲畜交易市場網站,可以在屏幕上清晰看到每頭牛每只羊的情況。”該市場負責人說,收購商下單打款后,市場就會將其所購牲畜送過去。
堵格牲畜交易市場是國家農業部定點畜牧交易市場,是會東黑山羊的主要交易地,輻射川滇兩省四縣一區,畜產品主要銷往云南、湖南、河南、廣東等省和周邊地區。去年8月,會東縣引進專業公司,積極拓展市場營銷渠道和經營空間,放大市場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目前,交易日平均活畜交易量達3000頭(只)以上,年交易量達50萬頭(只),年交易額達8億多元。
隨著市場交易量的擴大,許多村民買來農用運輸車,專門從事牛羊運輸。堵格鎮羊槽村村民范萬周做牛羊生意已近10年,5年前,他看到牛羊運輸業的商機,買來農用運輸車,每個月從周邊地區販運牛羊十來趟,月收入5000多元。像范萬周這樣的專業運輸戶,在全鎮至少有30家。
延長產業鏈放大產業效益2012年,會東縣在市場臨近的堵格村一組規劃建設了一個新村示范點,定位為“商貿型”新村,該新村集商貿和休閑娛樂為一體,投入資金1100萬元,新建了39戶新民居,水、電、路和村民娛樂場所等基礎設施正在配套建設,更靚麗的新民居將吸引來此“淘金”的客商。
在今年啟動的省級第二輪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建設中,黑山羊產業是一個重要內容。會東縣計劃到2015年新建種羊場2個、核心育種戶100戶、年出欄100只以上肉羊重點戶300戶,全縣黑山羊存欄120萬只、出欄100萬只。“只有推進規模化養殖,才能養出更多商品羊。”普會明說,目前,會東已建成年出欄5000只肉羊的養殖園區1個,年出欄1000只肉羊的養殖園區6個,圈養戶2346戶。
2012年末,會東黑山羊出欄53.18萬只,產值達8.5億元。對比2015年出欄數據,記者發現,2015年全縣黑山羊產值較2012年翻番沒有問題。“雖然問題不大,但從長遠來看,延伸產業鏈還是相當迫切。”普會明說。
據介紹,該縣通過招商引資,已引進一家企業,投資5000余萬元,準備在距離縣城約5公里的小岔河鄉建設一個星級屠宰場,集生產、供給、加工、銷售為一體。目前,該屠宰場項目的120多畝土地已落實,正在上報審批中。源于涼山新聞網
當天是會東縣堵格鎮趕集的日子。9點多,牲畜交易市場開放,一車車牛羊陸續被運到這里,市場頓時熱鬧起來。
會東縣是畜牧生產大縣,其中,黑山羊已經成為涼山州、四川省、乃至全國知名的畜牧品牌。該縣畜牧局局長普會明說,其中最為迫切的是延伸產業鏈。
保種區維持黑山羊血統“這是今年9月才修好的羊圈,設計新穎,冬暖夏涼。”10月12日晚,鄭西國一邊給剛剛搬“新家”的63只黑山羊上草料,一邊對記者說。2005年,鄭西國看到堵格畜牧市場潛在的商機,開始大面積種植光葉紫花苕,飼養黑山羊。
鄭西國家門前小河環繞,門后就是自家的承包山,自封山育林后,樹木茁壯成長,野草豐盛,夏秋野外放養,冬春進行草料圈養,優越的天然和自然環境,讓鄭西國飼養的黑山羊體肥膘壯,不等送到市場就被客商買走。“在養殖模式上,會東黑山羊以放養為主,圈養為輔。”普會明介紹,會東草場資源豐富,良好的生態環境,讓會東黑山羊深受客商和食客歡迎。
目前,會東黑山羊群體數量達96萬余只,該縣以核心保種區和核心育種場、繁育場、重點繁育戶三級繁育體系保證黑山羊血統,力爭每年提供優質種羊5萬只,農戶生產群自留母羊5-6萬只,每年更換25%的生產母羊。“建保種區就是為保有足夠的群體,建立具有突出生產性狀的品系,這是保持會東黑山羊純正血統的關鍵措施。”該縣畜牧局高級畜牧師蘇國富告訴記者,該縣把保種區定在主產區內的黃坪、巖壩和新田3個鄉。
銷售年交易額8億元在堵格牲畜交易市場內,有一套電子交易系統用來為全國各地的買家提供實時“網絡購畜”服務。“外地收購商進入堵格牲畜交易市場網站,可以在屏幕上清晰看到每頭牛每只羊的情況。”該市場負責人說,收購商下單打款后,市場就會將其所購牲畜送過去。
堵格牲畜交易市場是國家農業部定點畜牧交易市場,是會東黑山羊的主要交易地,輻射川滇兩省四縣一區,畜產品主要銷往云南、湖南、河南、廣東等省和周邊地區。去年8月,會東縣引進專業公司,積極拓展市場營銷渠道和經營空間,放大市場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目前,交易日平均活畜交易量達3000頭(只)以上,年交易量達50萬頭(只),年交易額達8億多元。
隨著市場交易量的擴大,許多村民買來農用運輸車,專門從事牛羊運輸。堵格鎮羊槽村村民范萬周做牛羊生意已近10年,5年前,他看到牛羊運輸業的商機,買來農用運輸車,每個月從周邊地區販運牛羊十來趟,月收入5000多元。像范萬周這樣的專業運輸戶,在全鎮至少有30家。
延長產業鏈放大產業效益2012年,會東縣在市場臨近的堵格村一組規劃建設了一個新村示范點,定位為“商貿型”新村,該新村集商貿和休閑娛樂為一體,投入資金1100萬元,新建了39戶新民居,水、電、路和村民娛樂場所等基礎設施正在配套建設,更靚麗的新民居將吸引來此“淘金”的客商。
在今年啟動的省級第二輪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建設中,黑山羊產業是一個重要內容。會東縣計劃到2015年新建種羊場2個、核心育種戶100戶、年出欄100只以上肉羊重點戶300戶,全縣黑山羊存欄120萬只、出欄100萬只。“只有推進規模化養殖,才能養出更多商品羊。”普會明說,目前,會東已建成年出欄5000只肉羊的養殖園區1個,年出欄1000只肉羊的養殖園區6個,圈養戶2346戶。
2012年末,會東黑山羊出欄53.18萬只,產值達8.5億元。對比2015年出欄數據,記者發現,2015年全縣黑山羊產值較2012年翻番沒有問題。“雖然問題不大,但從長遠來看,延伸產業鏈還是相當迫切。”普會明說。
據介紹,該縣通過招商引資,已引進一家企業,投資5000余萬元,準備在距離縣城約5公里的小岔河鄉建設一個星級屠宰場,集生產、供給、加工、銷售為一體。目前,該屠宰場項目的120多畝土地已落實,正在上報審批中。源于涼山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