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渡金沙江
巧渡金沙江
蔣介石于1935年3月24日由重慶飛抵貴陽督戰,企圖尋找紅軍主力決戰。當紅軍四渡赤水,南渡烏江之后,由于紅軍的“示形”行動,蔣介石錯誤地判斷紅軍將去湘西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師,因而急調湘軍3個師去余慶、石阡堵截,令桂軍1個軍去清水江東的平越防堵,令第一、第三縱隊向東追擊,令第二縱隊在息烽北的烏江北岸筑碉,防止紅軍再次北進。后來,當蔣介石發現紅軍突然出現在貴陽(貴陽只有第九十九師4個團防守)附近時,大為惶恐,迅速命令滇軍增援貴陽。
此時,滇軍主力均已調出,云南兵力薄弱。紅軍乘機于4月8日轉向東南,從貴陽、龍里之間突破敵軍防線,以一天60公里的急行軍向黔西急進。這時留守的黔軍,已如驚弓之鳥,聞風遠逃。紅軍如入無人之境,11日占定番(惠水),12日進長寨(長順),15日在紫云城中休息、補充物資,18日渡北盤江進入布依族生活地區。紅二十四師政治部主任張愛萍派紅十一團政治處主任王平做布依族首領工作。由于紅軍嚴格執行中共中央對兄弟民族的政策,沿途通行無阻,20日到達興仁,24日進入云南并進占富源,26日進駐曲靖。
紅軍進軍如此神速,完全超出國民黨軍將領們的預料。薛岳的聯絡參謀正好從昆明取回軍用地圖和白藥,做夢也沒想到紅軍已經進入曲靖,27日晨乘汽車至城門,即被紅軍俘虜。這時紅九軍團已進至黔西,正按中革軍委的指示,向滇東北的宣威發展,并經東川(會祥)進抵金沙江岸。紅軍主力兼程西進,連克馬龍、尋旬、嵩明等地。乘滇軍主力東調入黔,云南后方空虛,紅軍在昆明附近虛晃一槍,立即向西北方向前進,直奔金沙江岸。
金沙江谷深水急,地形險要,紅軍如不能在敵軍趕到前迅速過江,就有被敵人壓在深谷中的危險。1935年4月29日,中革軍委發出我軍速渡金沙江的指示。紅一軍團為左縱隊,經祿功、武定、元謀取龍街;紅三軍團為右縱隊,經思力壩、馬鹿塘取洪門渡;軍委縱隊和紅五軍團為中縱隊,經山倉街、海龍塘、石板河取皎平渡。
5月3日,中縱隊干部團之先遣隊,在總參謀長劉伯承指揮下,在皎平渡偷渡成功,搶占了北岸制高點,全殲對岸守敵,并擊潰川軍2個團的增援,俘敵600多人,控制了渡口。與此同時,紅一軍團搶占了龍街渡口,紅三軍團搶占了洪門渡口,但都無船或船太少,而江面既寬水流又急,不能架橋,大部隊難以迅速過江。中革軍委當即決定,留紅十三團在洪門渡過江,紅一、紅三、紅五軍團全部改由皎平渡渡江。6日,敵追擊部隊先頭1個師進至團街附近,擔任后衛的紅五軍團乘其不備發起進攻,阻止了敵之前進,保障了主力渡江。5月9日,紅軍主力全部渡過了金沙江。與此同時,紅九軍團也在東川以西的樹節、鹽井坪地區渡過金沙江。
至此,中央紅軍擺脫了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將尾追之敵全部拋在金沙江以南,徹底粉碎了蔣介石企圖將紅軍殲滅于川黔滇邊境的計劃,實現了渡江北上的戰略意圖,取得了長征途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勝利。
5月12日,中共中央在會理城郊鐵廠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了渡江后的行動計劃,并對林彪等懷疑中央正確指揮、反對機動作戰的錯誤進行了嚴肅的批評。周恩來對毛澤東這一時期的軍事指揮藝術大加贊揚:在敵人重兵前堵后追的危急情況下,采用兜大圈子的辦法,四渡赤水,兩進遵義,甩掉了敵人,順利地渡過金沙江,這說明以機動作戰擺脫敵人重兵包圍的方針是完全正確的。中央紅軍四渡赤水、搶渡金沙江戰斗序列表(1935年1月19日—5月9日)當時實際指揮紅軍作戰的是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組成的軍事指揮小組。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源于百度百科
此時,滇軍主力均已調出,云南兵力薄弱。紅軍乘機于4月8日轉向東南,從貴陽、龍里之間突破敵軍防線,以一天60公里的急行軍向黔西急進。這時留守的黔軍,已如驚弓之鳥,聞風遠逃。紅軍如入無人之境,11日占定番(惠水),12日進長寨(長順),15日在紫云城中休息、補充物資,18日渡北盤江進入布依族生活地區。紅二十四師政治部主任張愛萍派紅十一團政治處主任王平做布依族首領工作。由于紅軍嚴格執行中共中央對兄弟民族的政策,沿途通行無阻,20日到達興仁,24日進入云南并進占富源,26日進駐曲靖。
紅軍進軍如此神速,完全超出國民黨軍將領們的預料。薛岳的聯絡參謀正好從昆明取回軍用地圖和白藥,做夢也沒想到紅軍已經進入曲靖,27日晨乘汽車至城門,即被紅軍俘虜。這時紅九軍團已進至黔西,正按中革軍委的指示,向滇東北的宣威發展,并經東川(會祥)進抵金沙江岸。紅軍主力兼程西進,連克馬龍、尋旬、嵩明等地。乘滇軍主力東調入黔,云南后方空虛,紅軍在昆明附近虛晃一槍,立即向西北方向前進,直奔金沙江岸。
金沙江谷深水急,地形險要,紅軍如不能在敵軍趕到前迅速過江,就有被敵人壓在深谷中的危險。1935年4月29日,中革軍委發出我軍速渡金沙江的指示。紅一軍團為左縱隊,經祿功、武定、元謀取龍街;紅三軍團為右縱隊,經思力壩、馬鹿塘取洪門渡;軍委縱隊和紅五軍團為中縱隊,經山倉街、海龍塘、石板河取皎平渡。
5月3日,中縱隊干部團之先遣隊,在總參謀長劉伯承指揮下,在皎平渡偷渡成功,搶占了北岸制高點,全殲對岸守敵,并擊潰川軍2個團的增援,俘敵600多人,控制了渡口。與此同時,紅一軍團搶占了龍街渡口,紅三軍團搶占了洪門渡口,但都無船或船太少,而江面既寬水流又急,不能架橋,大部隊難以迅速過江。中革軍委當即決定,留紅十三團在洪門渡過江,紅一、紅三、紅五軍團全部改由皎平渡渡江。6日,敵追擊部隊先頭1個師進至團街附近,擔任后衛的紅五軍團乘其不備發起進攻,阻止了敵之前進,保障了主力渡江。5月9日,紅軍主力全部渡過了金沙江。與此同時,紅九軍團也在東川以西的樹節、鹽井坪地區渡過金沙江。
至此,中央紅軍擺脫了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將尾追之敵全部拋在金沙江以南,徹底粉碎了蔣介石企圖將紅軍殲滅于川黔滇邊境的計劃,實現了渡江北上的戰略意圖,取得了長征途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勝利。
5月12日,中共中央在會理城郊鐵廠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了渡江后的行動計劃,并對林彪等懷疑中央正確指揮、反對機動作戰的錯誤進行了嚴肅的批評。周恩來對毛澤東這一時期的軍事指揮藝術大加贊揚:在敵人重兵前堵后追的危急情況下,采用兜大圈子的辦法,四渡赤水,兩進遵義,甩掉了敵人,順利地渡過金沙江,這說明以機動作戰擺脫敵人重兵包圍的方針是完全正確的。中央紅軍四渡赤水、搶渡金沙江戰斗序列表(1935年1月19日—5月9日)當時實際指揮紅軍作戰的是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組成的軍事指揮小組。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源于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