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紅瑪瑙 亂花迷人眼
[IMAGE]
“‘五一’期間到西昌耍,本來想去瑪瑙城買個瑪瑙手鏈,但市場混亂,根本不敢買啊。”5月4日,宜賓游客王小姐向記者反映,早就聽說涼山的南紅瑪瑙很出名,但沒想到到海門漁村南紅瑪瑙城一看,發現商業街上除了正規的門店,到處都有小攤小販占道經營,出售的商品大小、成色、樣式讓人眼花繚亂,價格也是相差巨大,不熟悉瑪瑙的她根本不敢“下手”。
近年來,產自涼山州美姑縣的南紅瑪瑙聲名鵲起,瑪瑙產業迅速發展,而西昌成為集中交易市場之一,每天來買賣瑪瑙的人成百上千。去年,西昌市發布《關于規范風情園北路瑪瑙市場的通知》,要求市區內所有的瑪瑙石經營行為均搬遷到海門漁村大涼山南紅瑪瑙城金橋街,并需要按照規定辦理營業執照。
既有規范,為何還會有游客反映交易市場混亂?記者隨即進行了走訪。
回應市場還需慢慢規范在向佛街的一面墻上,記者看到了一塊新村街道海河社區網格服務便民公示牌,按照公示牌,記者聯系上了該片網格的網格服務員。據網格員稱,由于該地區主要是海門漁村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在進行管理,社區和城管進行協助,有時對亂扔垃圾或占道嚴重的行為會進行勸導,由于小攤小販人數實在太多,在管理上確實存在很大難題。
而后,記者聯系上了西昌海門漁村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忠文,據其介紹,按照規定,凡是售賣瑪瑙的商販,都需要辦理健康證、衛生證和營業許可證。“現在瑪瑙城中擺地攤售賣的商販,大多都沒有辦理相應的證件。”李忠文坦言,瑪瑙城開業才半年多,有很多地方存在不規范的地方,而且參與售賣的人數過多,市場管理還需要慢慢來。
而關于瑪瑙價格,李忠文稱,瑪瑙并不屬于國家規定的需要物價局核算的商品,只要不強賣強買就行。
直擊樣式價格五花八門5月6日10點左右,記者來到大涼山南紅瑪瑙城,在向佛街和金橋街上,成百上千的小販擺著地攤兜售瑪瑙,男女老少都有,大部分以售賣原石為主,也有部分售賣加工好的手鏈、項鏈等。原本寬敞的街道,被小販分割成了狹窄的兩三條通道。一些商販把準備售賣的瑪瑙石擺放在編織袋上,還有一些直接擺放在塑料盆里,用水浸泡上,讓顏色看起來更加鮮艷。
記者隨意走訪了幾個攤位,根據大小、成色、形狀等,原石的價格從幾十到幾萬不等,一個手掌大小的原石,如果成色較好,價格上萬元。
一位未透露姓名的小販告訴記者,因為沒有固定攤位,每天五六點,他們就來市場搶位置,當地的管理公司——西昌市海門漁村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根據每個攤位售賣的產品多少,每天收取3元或5元的管理費。“來看的人很多,但買的人不多,有時候一天都賣不出去一塊,不過運氣好遇到大的收購商,就有賺頭了。”小販說。“你們的價格是按什么標準制定的呢?”記者問。“我們賣價主要看成色和大小,你覺得這個價格合適,你就買。”小販說。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