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茲·魏司攝清末民初涼山
[IMAGE]
蕭條的西昌古城 福爾茲·魏司 1909年攝[IMAGE]
冷清的德昌街頭 福爾茲·魏司 1909年[IMAGE]
[IMAGE]
估計是甘洛田壩土司處所攝[IMAGE]
魏司會見漢族村鎮的團保鄉紳 福爾茲·魏司 1909年攝(圖片由大涼山民族風情沙龍提供)[IMAGE]
官軍用鐵鏈將被擄的彝民緊緊鎖住 福爾茲·魏司 1913年[IMAGE]
上層貴族婦女 福爾茲·魏司 1913年[IMAGE]
云集茶館的市民 福爾茲·魏司 1913年[IMAGE]
像牲口一樣買賣的奴隸 福爾茲·魏司 1913年 手記:
1907年,年輕的德國外交官福爾茲·魏司以“大德國欽命駐川正領事”名義被德國駐重慶總領事館派駐成都,在成都他拿起相機,把目之所及留存在鏡頭里。1910年,魏司回國成婚。次年9月再次被委任為駐川總領事,他帶著新婚妻子由上海經武漢,宜昌乘船至重慶。其間,適逢辛亥革命爆發,清朝政府被推翻。不能在渝履行總領事官職務的魏司于1912年春再度"旅居"蓉城,并先后在成都的義學巷、金馬街、西珠寺街居住。在川的5年多時間里,魏司為我們留下了近200多幅彌足珍貴的歷史圖片,其中有部分是反映涼山的照片。
當時的攝影技術性很強,從魏司的照片上看,他是受過嚴格的訓練的攝影師,構圖嚴謹,用光講究,層次分明,看得出全手動的德國大片幅相機在他手上得心應手。拍攝內容并不僅僅是獵奇,而更關注普通社會生活,顯見其敏銳的觀察力。
從照片所攝時間看,魏司是1909年和1913年兩次到涼山,一次是清朝,一次是民國。從路線上看,可以基本確定他到過甘洛田壩的下土司處、西昌城、德昌城。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