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故里“法”出美麗之聲 ——記全國“六五”普法先進集體越西
“六五”普法中,越西縣加強領導,創新載體,強化宣傳,全力推進,全縣普法教育普及率達98%以上,干部群眾法制觀念和法律素質不斷增強,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近日,越西縣獲得全國“六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是涼山州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市。
“要想讓廣大民眾接受宣傳內容,就必須創新宣傳方式。”越西縣司法局局長吉差伍來說,現在的宣傳活動太多,卻因宣傳方式古板,因而很難讓民眾接受。
進機關、到企業,走村寨、入農戶。從年初起,越西縣將“法律七進”工作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把宣傳人員分成9個小組,每組負責一個片區,覆蓋全縣40個鄉鎮、單位及學習、醫院、企業等部門,全力推進法律進機關、進單位、進鄉村、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寺廟“七進”宣傳活動。在宣傳活動中主動“送”,即送法進機關、到鄉村;在宣傳方式上突出“新”,即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傳;在宣傳內容上做到“實”,即宣傳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宣傳對象上擴大“面”,即宣傳實現縱向到底、橫向到邊。
——利用報刊、電視、手機等媒體大力宣傳。在《越西周刊》開辟法制專欄,每月一期宣傳常用的法律小知識,不定期在越西電視臺上播放法制新聞和法制專題片,幾年來,共刊登、播放法制新聞近300條(次)、法制專題片148次。利用手機、微信等向受眾宣傳法律知識,僅去年通過短信向全縣用戶發放法律知識140余條。
——打造以縣城濱河路為中心,公交線路“新民至大瑞”的法制文化宣傳長廊。在城區和公交線路的主要路段與路口設置標志性的法制宣傳牌匾,制作法制文化宣傳畫廊20個、法制宣傳廣告牌48個;繪制法治文化墻、在公交車上張貼公益廣告,在縣文化廣場中心舉辦大型法治創建圖片展;專設法制宣傳車,常年在全縣城鄉巡回宣傳法律。
——結合民風民俗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始終堅持在節假日、在彝族、藏族等少數民族的重大節日、大型活動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從每年的1月起開展為期一月的法制下基層活動。利用“626”國際禁毒日、“124”法制宣傳日和火把節、彝族年重大節日與群眾面對面開展培訓講座、以案釋法、印發資料、解答群眾提出的法律問題,教育引導群眾依法維權,通過合法正規途徑反映利益訴求。
——深入工業園區、礦山和個體經營者,貼身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常年來,越西普法工作以企業的安全生產、個體經營者的誠信守法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企業員工的法制宣傳教育,開展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誠信守法創建活動,引導企業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增強企業依法經營管理和防范風險能力。引導企業加強法制宣傳教育陣地建設。在今年先后深入乃托水泥公司、鋅冶煉廠、西山煤礦和電力公司及鐵西電站等企業6次,走訪個體經營戶270余家,發放安全生產、食品衛生等宣傳資料3000余份。
——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活動。不斷深化法治鄉鎮創建工作,加強法治鄉鎮創建制度建設,切實抓好法治任務措施的落實。加強對法治鄉鎮創建工作的檢查考核,法治鄉鎮創建面達到100%。全縣“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得到全面推行,村(社區)群眾自治的各項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村(社區)群眾的民主法治意識明顯提高。
——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以“法治進學校”為契機,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在全縣各類學校普遍開設法制教育課,狠抓法制教育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四落實”,各中小學校兼職法制副校長和法制輔導員定期為學生上法制課。各中小學通過上法制課、主題班(隊)會、校園廣播等形式,大張旗鼓地進行普法宣傳教育。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