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好聲音”的集體亮相 阿魯阿卓領銜山風組合
這段時間的音樂類選秀節目,大家幾乎都把關注的焦點集中在湖南衛視的第三季“我是歌手”,而常常忽略了央視第二季的《夢想星搭檔》。有意思的是,就在同一個月,同樣的一首歌曲卻同時都出現在這兩個節目中,它就...
aluazhuo這段時間的音樂類選秀節目,大家幾乎都把關注的焦點集中在湖南衛視的第三季“我是歌手”,而常常忽略了央視第二季的《夢想星搭檔》。有意思的是,就在同一個月,同樣的一首歌曲卻同時都出現在這兩個節目中,它就是樸樹的經典作品《生如夏花》。只不過因為平臺的原因,張靚穎的版本被人議論的更多。但從音樂的角度來講,阿魯阿卓的這首《生如夏花》才真正談得上可圈可點。
樸樹的作品都很難唱,不是因為樸樹的唱功有多好,而是他的音樂里總有著一種屬于自我的棱角,以及一種更玄虛的、叫做情懷的東西。而阿魯阿卓演唱的《生如夏花》,美就美在她不僅沒有避實就虛,甚至是用歌聲避虛就實。完全用自己的演唱魅力,營造出一個“生如夏花”般絢爛的世界。很多人常常以為唱將是指唱功好,比如聲線扎實、高音不飄,能夠唱到F甚至G那就更好。
但真正的唱將,其實更應該是一個歌聲的藝術家,以扎實的唱功為基礎,去營造一個充滿想象力的世界,創造出一個縱深度足夠大的回味空間。而阿魯阿卓的這首《生如夏花》,就是用她的歌聲,唱出了一種讓人熱血沸騰,將生命點燃燒的效果,層層推進的演繹,更因此讓整首作品有了波濤洶涌、波瀾壯闊的效果。歌聲很美、意境更美。
在唱功上有著極高天賦的阿魯阿卓,在本季的“夢想星搭檔”里,還挑戰了《青藏高原》這首經典作品。《青藏高原》幾乎是所有能唱高音的女歌手,用來挑戰自我、證明自己的一首測試作品。但很多歌手,往往只記掛了曲末那段驚天地、泣鬼神的高音爬坡,似乎唱這首歌的目的,就只是為了最后那一句,但卻往往忽略了之前同樣精彩的鋪墊和歌曲主體部分。
在歷史上,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幾乎是無法超越的經典,天賦加專業科班的訓練,讓她對自己人聲的駕馭,已經到了隨心所欲的程度。尤其是最后完全用真聲唱到E的音域,更讓歌聲既有高度又有厚度。至于韓紅的演繹,則走的是相對流行的路線,她在演唱中已經融入了許多民歌和流行的唱法,更接地氣、更受電視觀眾群體的喜歡。但因為在演唱形式上有點類似于李娜,所以常常在和李娜的對比中,讓人覺得歌聲相對更單薄一點,這對韓紅來講,倒也有點不公平。
阿魯阿卓此次在“夢想星搭檔”演唱的《青藏高原》,則可以說是韓紅的升級版。彝族歌手的身份,讓阿魯阿卓的歌聲天生帶有西南民歌那種明朗、透亮的音色,而對當代流行樂養分的汲取,又讓她在一些尾音的處理上,頗有西方另類女聲那種飄逸、空靈的效果。更為重要的,是阿魯阿卓版本的《青藏高原》,不僅僅只是一首歌曲,而是一首完整的作品。“山風組合”在和聲上的助力,以及運用金屬音樂的節奏來推動整首歌曲的進程,都讓這首《青藏高原》有了一種更現代、也更立體的結構。這也是阿魯阿卓作為新生代歌手的特點,對于音樂的視野和格局,他們往往會更開放,也能夠通過和聲、編曲的互補,讓自己的歌聲因此更立體。
不得不說,在這次“夢想星搭檔”的舞臺,“山風組合”的出現,他們在和聲上的貢獻,也是為阿魯阿卓加分不少的,更是阿魯阿卓最后奪冠的重要功臣。“山風組合”由九十年代知名的“山鷹組合”成員瓦其依合、奧杰阿格,攜手新生代的白里格、吉克杰拉拉、吉牛作且一起組成,而他們共同的身份,則都是出身彝族的歌手。
在中國流行樂壇,彝族歌手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群體。和其他很多少數民族歌手不同,彝族歌手們并沒有走民族歌手這條更為安全的音樂之路,而是投身于競爭更激烈的流行樂壇。這種行為,最終也讓中國的彝族歌手,反而成為中國流行音樂里最富創造力的一個群體。他們不僅僅只是為了某個歌手的某首作品作伴唱,以突出特定的民族元素;他們也不是一代又一代重復唱著那些經典歌曲,直至在這種“復印”中,唱疲了經典,唱頹了自己。
無論是九十年代的“山鷹組合”,還是后來的“太陽部落”、吉杰、吉克雋逸、莫西子詩及阿魯阿卓,他們就像“山鷹組合”的那首經典作品《走出大涼山》的歌名那樣,是在繼承了彝族祖先的民歌傳統之后,又投身于現代的世界,用開放的胸懷去擁抱這個世界,而非固步自封的守著傳統。這就讓現在這些彝族歌手的作品,幾乎個個都有“世界音樂”的氣質,無論是吉杰的彝族藍調,莫西子詩的民謠吟唱,還是吉克雋逸的電音舞曲,都有一種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獨特魅力。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