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十八屆五中全會學習心得
2015十八屆五中全會學習心得
==============================
11-18
篇一:
法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秩序與合作、和諧生活所持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趨向的總和。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奮斗目標,要實現這一偉大目標,就必須著力培育發展和傳承傳播我國社會主義法文化,以法文化建設助推法治中國建設。
法文化是人們從事法律活動而形成的普遍而共通的觀念和意識,以及由此形成的行為、成果等。這種觀念和意識即規則文化、制度文化,可以通過政策來引導,通過教育來培養傳承。
法文化建設對法治中國建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形成法律條文制度等成果,成為人們法律活動的行為依據和法治中國建設的制度保障;二是在全社會形成"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觀念、意識,和尊重法律、相信法律,"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維方式。但法文化建設不能一蹴而就,社會的法文化氛圍必須經過長期培育和涵養。
篇二:
11月6日我校黨支部組織全校教職工專門學習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通過認真學習和同事們的討論交流,我認為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戰略目標清晰,具有前瞻性和引領性;任務明確,具有宏觀導向性和可操作性。
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的一個重要特點之一是以“四個全面”的戰略構想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來制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為我國未來五年的發展指明方向。同時指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后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會議提出抓住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和關鍵問題——十大任務。對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差距依然明顯,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個領域,都存在不足之處;谶@些問題,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保持經濟增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改革體制機制、推動協調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扶貧開發等十個方面取得明顯突破。
在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在不斷發展不斷進步。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發展狀況,在這關鍵時期,即歷史與未來的交匯時間,也是世界矚目的時期,我們感悟到了制度的力量,在中國共產黨和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全國人民的力量正在匯聚,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把制度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推動制度創新;從實際出發,及時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
美國有美國的夢想,中國也要有中國的夢想。有夢想的人生洋溢著幸福,有夢想的國度充盈著希望,擁有堅實的制度保障,夢想就能插上騰飛的翅膀。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召開,全面深化改革令人期待,一系列具體制度的完善與構建也將由此展開。我們期待并堅信:在實踐中不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一定能迎來實現民族、國家、個人夢想的美好明天。
作為一名中學教師,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做到與學校保持高度一致,進一步強化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為主的思想主導,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堅持杜絕無大局、無組織、無原則的事。樹立服從意識。我要服從領導安排,不折不扣、不走樣、不變形的執行好各項學校制度。在自己的崗位上始終堅持做到關心愛護學生,努力工作,努力服務好學生,做學生和家長滿意的老師。時刻以一名好老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樹立責任意識。在工作崗位我要牢記責任重于泰山,教一天書,育一天人,就應盡一天的責,做出一天的成績。在工作中,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忠誠履職,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樹立團隊意識。體現了一個團隊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作才有干勁,才能出業績。一個好的集體,要堅持做到同心、同向、同步,每個人始終做到高效的運作。樹立創先意識。在日新月異的今天,采用過去的傳統辦法,很難取得實效,要求我們教師要樹立創先意識,要在學習中進步,進步中學習,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以高標準、高效率、高水平的工作業績回報社會。改革開放的成果,品之如飴,當思來之不易,更須倍加珍惜!
源于查字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