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城鄉低保標準并軌
多地城鄉低保標準并軌
==========
07-09
2015年以來,上海、北京、南京等多地相繼調整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并實現了城鄉低保標準的“并軌”。在四大直轄市和27個省會城市中,上海市城鄉低保標準最高,為790元/月,北京次之,為710元/月。
多地城鄉低保標準并軌
多地統一城鄉低保標準
7月1日,北京、南京等地實現城鄉低保標準的統一。其中,北京城鄉低保標準統一調整至每人每月710元,南京城鄉低保統一提高到每人每月700元。
此前,上海城鄉低保標準從4月1日實現一體化,統一調整為每人每月790元,其中城鎮低保標準提高11.27%(之前為每人每月710元),農村低保標準提高27.42%(之前為每人每月620元)。
同時,一些地區正在醞釀實現城鄉低保標準的統一。其中,長沙市7月1日開始試行《長沙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試點試行辦法》,試點區的城鄉低保標準統一為450元/月;廣州市民政局近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擬將全市城鄉低保統一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推進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統籌發展”,在輿論看來,多地實現城鄉低保標準的統一,是社會救助實現城鄉統籌的具體體現,有助于打破城鄉二元壁壘,保障民生底線公平,讓更多困難群眾享受到經濟發展成果。
京滬城鄉低保標準超700元
今年以來,在四大直轄市和27個省會城市中,多數城市上調了城鄉低保標準。
其中,上海市的城鄉低保標準最高,為每人每月790元;北京次之,為每人每月710元;尚未“并軌”的天津,其城市低保標準也超過了700元,為每人每月705元。
一些尚未“并軌”城市的城鄉低保標準之間的差距比較明顯。譬如,天津農村低保標準為540元,與城市低保標準相差165元;鄭州自7月1日起將全市城市低保標準調整為每人每月520元,農村低保標準調整為每人每月290元,兩者差距多達230元。
而在城鄉低保的調整頻次上,一些地區城鄉低保標準調整動作較慢,而有的地區則建立了自然增長機制。今年3月份,銀川下發的《關于建立銀川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自然調整機制意見》提出,城鄉低保標準按照上年度城鄉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0%~35%比例確定,并隨著生活必需品的價格變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適時調整。
保障城鄉民生底線公平
據報道,今年以來,上海、北京、南京、長沙等多地城鄉低保標準的“并軌”。城鄉低保標準“并軌”意味著城鄉低保標準相同,專家稱,這有利于打破城鄉二元壁壘,保障了民生底線的公平。
此次多地城鄉低保標準并軌,北京南京達到最高每人每月700元。從7月1日開始,長沙城鄉低保標準為450。然而,有一些尚未“并軌”城市城鄉低保標準差距較大。鄭州城市低保標準520元,農村低保標準僅為290元,兩者差距多達230元。網友感慨:“農村的為啥那么低啊!真是同命不同價呀!”
低保的目的就是為了人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目前中國城鄉差距明顯,低保就能起到縮小城鄉差距的重大作用。城鄉低保標準的并軌,體現了民生公平,穩定了社會秩序,有利于城鄉更好發展。
據了解,目前低保問題還存在一些問題。網友說“國家設立低保的初衷是好的,是幫助窮人的。但在一些地區,低保是干部內定的,內定完自己親屬后,私下競拍,誰送的禮多,誰送的禮物貴重就選誰。”在城鄉低保并軌的前提下,有網友呼吁“要公平的選拔低保戶,把低保金落實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比如孤寡老人、留守兒童”。
【更多相關資訊瀏覽】
1.南京首次實現城鄉低保統一標準
2.7月1日起北京統一城鄉低保標準
3.河南提高城鄉低保標準
4.2015年北京市低保標準
5.2015年農村低保標準
6.蘇州市城鄉低保標準
7.山西省城鄉低保標準
8.城鎮居民申請低保的條件
9.非農業戶口申請低保條件
源于查字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