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學校的心得體會
家長學校的心得體會
=========
11-17
家長學校聽課心得
為人父母后,家長們都很關心孩子的學習是否上進?身體是否健康?心理上有無缺憾?而今天,在家長學校聽了趙老師主講的《走好啟蒙教育的第一步》,感受很深,受益匪淺。趙老師將家長對孩子的關心與關注提高了一個深度,既要走好孩子啟蒙教育的第一步應該從抓孩子的習慣養成做起。
早
在孩子上小學前,就聽同事、朋友們提到,小學低年級重要的是給孩子培養出一個好的習慣,一旦養成良好的習慣,后面就輕松得多!心中暗下決心,一定給孩子要
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及行為習慣。但經過一個月的摸索前進,不僅困難重重,而且整的我不說是筋疲力盡吧,也快是心力交瘁了!趙老師的課,在這個時候上,對我來說,猶如及時雨、強心劑。這才悟出自己從開學到現在,雖然理論上很清晰,但實際操作并不得法。
對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習慣養成要靠父母的督促和鼓勵,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而自己在培養孩子的習慣上,并沒有給孩子起到一個很好的榜樣作用,放手的太
多,沒有把握好一個度,督促過多,鼓勵過少,沒能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同時,在家校溝通上做得還不夠,應該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手段,加強與老師、同學家長
的溝通,孩子對父母、家人的鼓勵和表揚會有一個厭倦期,在這個時候,老師等外界的表揚和鼓勵會更激勵孩子。
通過這次聽課,找出了在孩子習慣養成方面的不足和缺點,打起精神,在今后的育兒道路上,同學校一起攜手并進,及時溝通,多多交流,把孩子培養成才。
家長學校學習心得體會
小學教育是一個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規教育,搞好小學教育,對孩子從小培養崇高地品德和良好地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小學教育,可以促使孩子們將來順利讀完小學、中學甚至大學。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關難”,小學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頭”,這個頭如何開好至關重要,它有時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樣的道路,決定一個人今后的品行如何。
那么,怎樣搞好小學生的教育呢?關鍵應該根據小學生的特征“對癥下藥”。小學生象春天的花朵,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純真無瑕,分辯是非能力差,同時有極強的好奇心及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所以對小學生施教,作為家長絕不能采用簡單、粗暴的方法,應善于引導,想方設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主要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做為家長要放下架子,善于和孩子們交朋友,平時少用命令的口氣,多用商量的語言,比如可以說“來,爸爸跟你一起想看這到底是為什么”,“我們來一起畫畫好不好!”等等。因為孩子膽小,如果家長經常教訓孩子,勢必使孩子產生恐懼感和厭惡感,不敢親近你,同時還往往產生逆反心理,不但不愛聽你的話,就連學校也怕去了。
其次,做為家長,平時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言行舉止不能隨便亂來,因為小學生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同時分辯是非能力差,在家里,家長們都教育孩子,到學校后要聽教師的話,所以孩子們都認為老師的話永遠是對的,老師做的永遠都是好事,孰不知,老師在孩子們的心中無形已經樹立了偉大的形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成為孩子們模仿學習的榜樣,所以在孩子們面前,家長要像教師一樣,言談舉止要文明得體。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榜樣,家長在平時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對孩子今后人生道路的成長影響深遠。
再次,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要想方設法善于引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孩子生性好動、貪玩,正如教育專家所言,只要他們感興趣的事,他才會真正認真去學,認真去做,自覺地做。否則,對他們不感趣的事,他們死活都不愿去做,趕鴨子上架在孩子們身上行不通。只有善于引導孩子,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孩子們學得更多,平時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識,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有趣的游戲等,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另外,作為一名家長,我覺得要有極大的忍耐力和足夠的耐心對待孩子。切莫把工作生活當中遭遇到的煩惱向孩子傾訴,甚至把孩子當成發泄桶,人們常說“六月的天氣,孩子的臉”說明孩子們的表情變化無常,經常說變就變,一會兒笑哈哈,一會兒又哭又鬧,剛剛還是很乘很聽話的,一下子就調皮起來,說什么也不聽了。常常讓家長無名火生,恨不能伸手就給兩巴掌。當然,這時做為家長是不能亂發脾氣的,只能不厭其煩地說服教育,最多也只能溫柔的說一聲“你再這樣,我真的生氣了”,然后還是耐心地引導,說服。
總之,對小學生的家庭教育,要學會用心去與孩子們交流,即要耐心細致,又要靈活多樣,只要我們都成了孩子的好朋友,還怕教不好他們嗎?
源于查字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