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運營商流量不清零方案公布
三運營商流量不清零方案公布
======================
09-29
三大運營商十一推“當月流量不清零”
從三大電信運營商了解到,移動、電信、聯通將從10月1日開始推出當月流量不清零的舉措。
據了解,除了一些流量季度包套餐和流量半年包套餐以外,運營商目前的手機資費政策是流量當月沒有用完,月底將清零。從下個月起,實行當月流量不清零后,用戶當月剩余流量可轉到下個月繼續使用,下個月優先使用上月沒有用完的流量,但剩余流量不能累計到第三個月。所有手機用戶都會默認開通當月流量不清零服務,不需要申請。運營商有關人士表示,由于涉及上億的用戶規模和多個軟硬件計費系統及業務流程調試改造,剩余流量當月不清零服務初期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希望客戶理解并及時反饋。
流量不清零是“提速降費”的具體措施。今年5月國務院發布的《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推進網絡提速降費的指導意見》提出,鼓勵電信企業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轉贈、套餐匹配等服務。專家指出,由于近年來三大運營商傳統的語音業務一直在萎縮,流量收入是三家新的收入增長點,預計此舉將對三家運營商業績產生不同程度影響。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340.8M,同比增長86.8%。
為什么不能實現永久性流量不清零?
三大電信運營商單月流量不清零方案實質:對包月套餐用戶“流量滾存”,也就是說不清零從30天變成60天,而非永久性不清零。運營商也有苦衷,也許用戶并不買賬。搜狐科技通過采訪了解到不能永久不清零的幕后。
三大運營商
1、套餐用戶:30天清零變成60天清零
只限于主套餐,副套餐照常清零:以中移動方案為例,相當于將流量使用期限從原先的一個月延長到兩個月。需要注意的條件:當月不清零僅限于主套餐流量,疊加的流量包不算。
2、非套餐用戶 資費標準 0.01/MB-0.30/MB
虛擬運營商:國美、蘇寧、迪信通、蝸牛移動等多家虛擬運營商,紛紛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分享通信董事長蔣志祥在接受搜狐采訪時表示,虛
擬運營商因為執行 “流量不清零”政策,截至目前補貼用戶超過千萬。而中興視通CEO鄧慕超對搜狐科技表示相同的看法。
電信運營商說法:
1、時間短:
5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今年7月份工信部承諾,提速降費,實施流量不清零,9月22督促年底前實施。改造系統、改造與流量不清零要求不兼容或互斥的現有業務的確需要一定時間。
2、補貼放大,收入少:
2015年三家運營商補貼總計超過400億元。中國電信投入160億元,6億元直接補貼廠商,30億元專項補貼渠道,124億元支撐機補“合約”;中國聯通投入50億元,作為“雙4G終端百萬俱樂部”專項終端補貼和終端酬金,重點推動10款產品銷量超過100萬部。此外,還公布將提供15億元話費補貼。
中國移動并未公布補貼資源情況,可按照各方面營銷費用同比例壓降進行初步預估。2013年中國移動補貼263億元,兩次壓降20%之后是170億元。
此外,和中國聯通類似,還有一定規模的話費補貼。
收入“剪刀差”進一步增加:中移動數據流量與2014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54.2%,收入僅同比增長41.6%;中國聯通的移動手機寬帶流量雖然同比增長54%,但移動寬帶收入卻下降了7.8%;中國電信的人均手機流量增幅高達76.7%,但是收入增幅卻只增加17.5%。
3、考核壓力大:發改委以及國資委對基礎運營商的考核并沒有變化。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王立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三大運營商假裝降價,實則“換湯不換藥”。“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運營公司隸屬國資委,每年國資委都會進行利潤考核,如果強行大幅降價,就會傷及企業利潤”。
4、消費習慣:肯德基買了也不能退:
中移動某省公司高管:“流量套餐就和肯德基套餐一樣,套餐一定是比單買要便宜。不能說到肯德基買個套,薯條吃完了,把雞腿還回去吧?”
5、法律契約:
運營商某高管稱,用戶辦理業務有簽協議,這些條款不管用戶看還是不看,都具有法律意義。
福田某法院:通信行業全程全網的服務特性決定了它即使不消費、不生產也會損耗成本,流量的計費、網絡的維護、客戶的服務等工作都消耗成本,只要消費者選擇了流量服務,這些成本就會存在。
長沙某法院:流量清零不影響原告財產權。流量并非“物”而是服務的計量,因此清零流量并不侵犯原告的財產所有權。結合中國移動告知的各類信息,原告作為一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消費者,“應當知道”包月流量是附有時間條件的,否則不可能提供優惠。結合其他證據,法院認為,原告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并未受到侵犯。
6、國際慣例
“我們是按著傳統國際慣例。”美國最大移動運營商宣布將推出月度流量不清零的政策。而日本等很多國家當月流量用不完也是順延到下個月。
美國:按流量需求提供套餐。美國的Verizon是目前全球最大的4G運營商,用戶每月支付50美元可享有5GB的流量。另一家運營商AT&T則提供20美元300MB,30美元3GB,50美元5GB的包月套餐,3GB和5GB兩檔超出流量按10美元每GB收費。
英國:簽約越長越優惠。4G網絡已覆蓋英國117個城市和城鎮,惠及60%的英國人口。英國運營商鼓勵用戶選擇簽約時間長的檔位,時間越長越優惠。
韓國:流量可累加。韓國從2011年開始提供4G服務,主要由SK電訊、韓國電信、LGU+3家運營商承擔。SKT的18GB流量套餐100000韓元,約合人民幣565元,含1050分鐘語音,1050個短(彩)信。流量當月用不完的話,下個月可以進行累加。
工信部說法:4G投資還沒有見效益
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當前資費高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主因為市場供給不足,4G投資還沒有見效益,成本降低和充分競爭還有進一步的推動空間。
專家聲音:
電信專家付亮:手機流量不清零表面上看對用戶有利,實際則掩蓋了運營商的套餐存在問題,受此影響,短時間內,4G降價空間或封閉。
電信行業專家項立剛:撰文“中國為什么不搞無限流量?”稱,“流量清零這個全世界通行的原則,怎么到了中國就能搞成眾矢之敵?因為無論是政府、律師、民眾都是不講道理的。”
背景:
一、【李克強總理語錄】
●我們去年一億多人次出國旅游,結果出國漫游的增長速度卻是下降的,因為漫游費太貴了!我聽說,很多導游都隨身帶一個wiFi信號發射器,既方便組織游客,又為他們省了錢。一億游客出國,這是多大的市場啊!老百姓很清楚,你的網費、流量費太高,他就不用了!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大手機擁有國,但網速在世界僅排名80多位,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確實太滯后了。
二、手機資費世界排名104
據國際電信聯盟2014年《衡量信息社會報告》,我國移動寬帶資費,高于部分發達國家。其中,后付費手機寬帶資費的相對價格在166個國家和地區中位于104位。
三、三大運營商早期的“流量不清零”
中電信:(新推iFree卡)今年6月份,中電信在廣東、山東和新疆三個地方開展剩余套餐流量可結轉到下月繼續使用,結轉的剩余流量可以轉增給好友的“業務試點”。
中聯通:早在2014年11月,中國聯通推流量銀行,流量不清零也能贈送好友。
中移動:中移動地方(廣東等地)相繼推出流量共享、月度流量不清零等業務,用戶可將套餐內未使用完的剩余流量,分享給其他4人使用,并可享受流量季度包、半年包、年包等靈活周期的套餐服務。
結論:
“流量滾存”在一定程度緩解流量當月清零的激烈矛盾,但是治標不治本,并不能徹底解決手機流量資費不合理的問題。付亮分析認為,手機流量不清零是偽需求,實施了用戶也不滿意:
1、套餐內外資費差距太大,套餐內幾分錢1M,而套餐外3毛1M,相差了數倍,這導致用戶使用流量超出套餐時不敢用,沒用完時又覺得虧得慌;
2、運營商套餐設計過于復雜,同時在用數千上萬種套餐,一個主流套餐又會分為數檔。加入套餐后,又不能與時俱進,不斷享受運營商技術進步帶來的紅利,用戶有一種掉入圈套的感覺;
3、遇到突發的高流量需求時,用戶沒有合適的疊加包可選,超過套餐后,只能被動接受較高的資費。
源于查字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