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的歷史和當下,感恩節的習俗有哪些?
感恩節的歷史和當下
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感恩節是美國獨有的節日。翻開《美國節日簡明詞典》,上面這么記載:
1620年9月16日,英國“五月花”號帆船,載著男女老幼102人離開英格蘭啟程西行尋求宗教自由。與大西洋的風浪搏斗六十六個晝夜之後,到達北美洲新大陸,在普利茅斯登陸。寒冷、饑餓、疾病和危險威脅著他們,一個又一個死去。正當孤苦無助之際,飛來一群火雞,大家合力捕捉而食,解除生命之厄。他們視為上帝所賜,產生感恩的念頭。次年春,幸存的五十余人得到友善的印地安人的幫助,學會了種植玉米、南瓜、青豆,從此站住了腳。1621年12月13日,清教徒以這天作為感謝神的日子,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感恩節。后來感恩節時斷時續,忽早忽遲,直到1863年,林肯總統宣布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國定假日感恩節,才延續至今。
美國人過感恩節,一定要合家團圓。他們非常重視這個難得的家庭成員相聚時機,下了班就忙不迭地離開,在高速公路上奔馳、在飛機上顛簸,稱得上歸心似箭:一定要及時趕回家與父親母親、與愛人子女圍坐在一起。燭光搖曳中,全家祈禱一番之後,端上烤得焦黃、油光光的火雞,切開香味四溢的南瓜餅,還有澆上汁的烤紅薯和玉米……大口吃著喝著,大聲說著笑著。他們感恩:感謝上帝的垂顧恩典,感謝祖宗的開拓業績,也感謝父母的照顧和子女的孝敬。有什么爭執,化解了;有什么隔閡,消融了。
感恩節的習俗有哪些?
感恩節的習俗:吃火雞
感恩節的食品極富傳統色彩。每逢感恩節,美國和加拿大人必有肥嫩的火雞可吃;痣u是感恩節的傳統主菜。歐洲移民到美洲后,覺得火雞的外觀與土耳其“身黑頭紅”的服裝特色很相像,于是叫它們為“Turkey”(土耳其)。1947年杜魯門總統當政時期增加了一項總統放生火雞的儀式。實際上這個傳統儀式可以追溯到林肯總統當政時期。1863年的一天,林肯的兒子泰德突然闖入內閣會議廳,請求赦免一只名叫杰克的寵物火雞。因為這只被送進白宮的火雞,即將成為人們的感恩節大餐。2007年11月20日,布什總統在一年一度放生火雞的儀式上,放生的兩只火雞分別叫“May”和“Flower”。它們的名字連在一起就是當年清教徒來到新大陸所搭乘的“五月花號”的意思。
感恩節的習俗:送食物
從18世紀起,美國就開始出現一種給貧窮人家送一籃子食物的風俗。當時有一群年輕婦女想在一年中選一天專門做善事,認為選定感恩節是最恰當不過的。所以感恩節一到,她們就裝上滿滿一籃食物親自送到窮人家。這件事遠近傳聞,不久就有許多人學著她們的樣子做起來。
感恩節的習俗:置餐桌
感恩節餐桌的布置也很有特色。主婦們不是照往常一樣擺放鮮花,而是擺放水果和蔬菜。中間還常常放上一個大南瓜,周圍堆放些蘋果、玉米和干果。有時人們還把蘋果或南瓜掏空,中間放滿去殼的干果或者點燃蠟燭。平時,女主人可以在飯后把客人讓到客廳里,但在感恩節卻不這樣做。感恩節的聚餐是甜美的,每個人都愿意在飯桌旁多呆一會兒,他們一邊吃一邊愉快地回憶往事,直到最后一根蠟燭燃盡。
感恩節習俗:吃紅莓苔子果醬
Cranberry小紅莓是感恩節的一個象征性的食品,小小的紅色果實口味略酸,但做成果醬非常的爽口,酸甜怡人。在感恩節前后,家家戶戶都熱衷于做口味各異的紅莓苔子果醬,那酸甜的味道最適合出現在一家團聚的感恩晚餐上了。
感恩節習俗:吃南瓜餡餅
它基本上已成為美國的國菜了,是除了火雞之外感恩晚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食。用黃油和蜂蜜烤制的南瓜餡餅口味酥脆,香味濃郁。很多小孩子也都很喜歡。根據口味的不同,也可加加入臻仁、堅果、奶酪等。
此外還有甜山芋、蔬菜沙拉、南瓜布丁、布朗尼糕點等。
感恩節習俗:做游戲
感恩節宴會后,有些家庭還常常做些傳統游戲,跳舞、比賽等。其中有些一直流傳至今。
蔓越桔競賽:是把一個裝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至10名競賽者圍坐在周圍,每人發給針線一份。比賽開始,他們先穿針線,然后把蔓越桔一個個串起來。3分鐘一到,誰串得最長,誰就得獎。至于穿得最慢的人,大家還開玩笑地發給他一個最差獎。
玉米游戲:據說這是為了紀念當年在糧食匱乏的情況下發給每個移民五個玉米而流傳下來的。游戲時,人們把五個玉米藏在屋里,由大家分頭去找,找到玉米的五個人參加比賽,其他人在一旁觀看。比賽開始,五個人就迅速把玉米粒剝在一個碗里,誰先剝完誰得獎。然后由沒有參加比賽的人圍在碗旁邊猜里面有多少顆玉米粒,猜的數量最接近的獎給爆玉米花。
南瓜賽跑:比賽者用一把小勺推著南瓜跑,規則是絕對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終點者獲獎。比賽用的勺子越小,游戲就越有意思,常常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除去這些活動外,有些家庭在節日里驅車到鄉間去郊游,或是坐飛機出去旅行,特別是當年移民們安家落戶的地方——普利茅斯港更是游客們向往的所在。在那里,可以看到按照“五月花號”仿制的船和普利茅斯石,還可以花幾個小時在移民村里參觀。移民村是仿照當年的樣子建成的。參觀時,還有專門人員扮成清教徒同游客們談天,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感恩節鮮花推薦一:紫聽您說
花材:紫色康乃馨12枝 粉色康乃馨7枝 多頭百合1枝 搭配適量石竹梅
包裝:內層常春藤粉色壓紋紙 外層深藍色條紋紙 酒紅色緞帶花結
花語:“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美麗的白發,幸福中發芽;天使的魔法,溫暖中慈祥。”Jay《聽媽媽的話》
設計師物語: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長輩們的“諄諄教導”是否對你的人生有所幫助呢?
長大的后的你,是不是才開始明白他們說的那些話,這束“紫聽您說”由康乃馨和百合組合而成,代表了美好而真摯的祝愿,12朵紫色康乃馨象征全部的愛、一年好運、心心相印。7朵粉色康乃馨寓意喜相逢、無盡的祝福。
感恩節鮮花推薦二:想念的日子
源于中國鮮花禮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