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每年淡儲一萬噸 化肥再俏也不慌
2012年到了制種玉米下地時,到處又傳消息說化肥價格高而且難買。謝光祿正準備托人買肥料時,村主任跑來說肥料保證供應。果然,謝光祿以每袋122元的價格買到了上好的尿素。
“網上最近風傳天然氣要漲價,化肥有可能缺貨或提價,你囤不囤點化肥?”“不囤,涼山有的是化肥。”5月2日,在西昌市禮州鎮同心村,七組農民謝光祿和四組農民黃飛一邊種玉米,一邊談論今年的備肥。
夏季用肥高峰將臨,涼山農民為何不擔心化肥供應?原來,從2009年開始,涼山州州本級嘗試化肥淡季商業儲備制度(以下簡稱“淡儲”),不但有效應對了災時用肥,而且對平抑價格、穩定市場起到了積極作用。目前,淡儲在涼山州各縣市進一步推廣。
兩次缺肥遭遇
謝光祿所在的西昌市禮州鎮是涼山州重要制種玉米基地。謝光祿家從1998年開始為各制種公司生產制種玉米,相對一般玉米,制種玉米產量低些,但價格卻高出許多。
但2008年,謝光祿生產制種玉米卻虧了,虧在買了劣質肥料。謝光祿回憶,2008年4月,正是制種玉米下地時,當時到處都在“搶”肥料,他托村里一名經紀人花高價買來3袋尿素,種上了7畝玉米。
到了玉米“背娃娃”的季節,玉米苗又矮又黃,請當地農化人員診斷,結論是缺肥。年年都是按40斤/畝的標準施肥,今年咋就缺肥了,謝光祿左思右想,將原因歸在了3袋尿素上,認為其質量不好。雖然又施了追肥,但當年謝光祿家的制種玉米產量減一半,收入減了三分之二。
2012年到了制種玉米下地時,到處又傳消息說化肥價格高而且難買。謝光祿正準備托人買肥料時,村主任跑來說肥料保證供應。果然,謝光祿以每袋122元的價格買到了上好的尿素。
細說不同結果
2008年和2012年兩次缺肥遭遇,結果卻大大不同,這中間有何原因?
打開辦公室電腦,涼山州供銷社副主任鄧志紅告訴記者,2012年,全國尿素平均出廠價格在5月份雖然達到2455元/噸,但未及2008年同期2500元/噸的價格。
2008年,全國化肥供應緊張,價格高漲,涼山州多地出現斷檔脫銷現象,許多農民甚至像謝光祿一樣出高價還買到了劣質化肥。
此前的2005年,國家出臺《化肥淡季商業儲備管理辦法》,我省也相應跟進。遭遇2008年化肥危機后,涼山州政府下決心出臺了化肥儲備管理辦法,該辦法確定,涼山州從2009年開始,每年儲備化肥10000噸。“主要目的是應急救災,但多年實踐來看,保障供應、平抑價格的作用更大。”鄧志紅說。
有了10000噸儲備化肥,2012年全國化肥普遍貨緊價漲時,涼山州動用儲備化肥,不但貨源充足,而且價格比省內其他地方都低。負責涼山州化肥儲備的西昌川農化肥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邦燦說,當時的儲備化肥是上一年11月價格很低時進的貨,公司沒隨行加價,以進貨價格投向市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受益的是農民。”鄧志紅說,但像謝光祿一樣的普通農民并不知情。
“蓄水池”亟待擴大
按照涼山州化肥儲備管理辦法規定,化肥儲備以企業儲備、銀行貸款、政府貼息、市場運作的原則進行。“涼山州化肥儲備的貸款利息和化肥倉儲及運輸部分費用由政府財政補貼,每年大概150萬元就能促使企業投入2000多萬元儲備10000噸化肥。”鄧志紅認為,化肥儲備制度運行中,政府四兩撥千斤,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當可觀。
事實也印證了鄧志紅的觀點。2009年,涼山州以供銷社牽頭,開始了10000噸化肥儲備工作。到2012年,化肥儲備不但多次實現應急救災,而且更多地發揮了“保障供應、平抑價格”的作用。
但相對于涼山州17縣市平均每年50萬噸的化肥需求量,10000噸儲備化肥“蓄水池”作用有限,亟待擴大。“經過測算,涼山州每年如果有5萬噸左右的儲備化肥基本能承擔應急救災和保障供應、平抑價格的重任。”張邦燦說。
2010年開始,涼山州政府便要求各縣市進行相應的化肥儲備,安寧河谷各縣市以3000-4000噸為宜,大涼山和木里藏區各縣以2000噸左右為宜。“西昌、寧南、冕寧等縣市都嘗試過化肥儲備,只有西昌堅持得最好,制度也很健全。”鄧志紅說,下一步,州政府將督促各縣市認真進行化肥儲備,做大“蓄水池”。源于四川在線/圖源于百度圖庫
“網上最近風傳天然氣要漲價,化肥有可能缺貨或提價,你囤不囤點化肥?”“不囤,涼山有的是化肥。”5月2日,在西昌市禮州鎮同心村,七組農民謝光祿和四組農民黃飛一邊種玉米,一邊談論今年的備肥。
夏季用肥高峰將臨,涼山農民為何不擔心化肥供應?原來,從2009年開始,涼山州州本級嘗試化肥淡季商業儲備制度(以下簡稱“淡儲”),不但有效應對了災時用肥,而且對平抑價格、穩定市場起到了積極作用。目前,淡儲在涼山州各縣市進一步推廣。
兩次缺肥遭遇
謝光祿所在的西昌市禮州鎮是涼山州重要制種玉米基地。謝光祿家從1998年開始為各制種公司生產制種玉米,相對一般玉米,制種玉米產量低些,但價格卻高出許多。
但2008年,謝光祿生產制種玉米卻虧了,虧在買了劣質肥料。謝光祿回憶,2008年4月,正是制種玉米下地時,當時到處都在“搶”肥料,他托村里一名經紀人花高價買來3袋尿素,種上了7畝玉米。
到了玉米“背娃娃”的季節,玉米苗又矮又黃,請當地農化人員診斷,結論是缺肥。年年都是按40斤/畝的標準施肥,今年咋就缺肥了,謝光祿左思右想,將原因歸在了3袋尿素上,認為其質量不好。雖然又施了追肥,但當年謝光祿家的制種玉米產量減一半,收入減了三分之二。
2012年到了制種玉米下地時,到處又傳消息說化肥價格高而且難買。謝光祿正準備托人買肥料時,村主任跑來說肥料保證供應。果然,謝光祿以每袋122元的價格買到了上好的尿素。
細說不同結果
2008年和2012年兩次缺肥遭遇,結果卻大大不同,這中間有何原因?
打開辦公室電腦,涼山州供銷社副主任鄧志紅告訴記者,2012年,全國尿素平均出廠價格在5月份雖然達到2455元/噸,但未及2008年同期2500元/噸的價格。
2008年,全國化肥供應緊張,價格高漲,涼山州多地出現斷檔脫銷現象,許多農民甚至像謝光祿一樣出高價還買到了劣質化肥。
此前的2005年,國家出臺《化肥淡季商業儲備管理辦法》,我省也相應跟進。遭遇2008年化肥危機后,涼山州政府下決心出臺了化肥儲備管理辦法,該辦法確定,涼山州從2009年開始,每年儲備化肥10000噸。“主要目的是應急救災,但多年實踐來看,保障供應、平抑價格的作用更大。”鄧志紅說。
有了10000噸儲備化肥,2012年全國化肥普遍貨緊價漲時,涼山州動用儲備化肥,不但貨源充足,而且價格比省內其他地方都低。負責涼山州化肥儲備的西昌川農化肥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邦燦說,當時的儲備化肥是上一年11月價格很低時進的貨,公司沒隨行加價,以進貨價格投向市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受益的是農民。”鄧志紅說,但像謝光祿一樣的普通農民并不知情。
“蓄水池”亟待擴大
按照涼山州化肥儲備管理辦法規定,化肥儲備以企業儲備、銀行貸款、政府貼息、市場運作的原則進行。“涼山州化肥儲備的貸款利息和化肥倉儲及運輸部分費用由政府財政補貼,每年大概150萬元就能促使企業投入2000多萬元儲備10000噸化肥。”鄧志紅認為,化肥儲備制度運行中,政府四兩撥千斤,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當可觀。
事實也印證了鄧志紅的觀點。2009年,涼山州以供銷社牽頭,開始了10000噸化肥儲備工作。到2012年,化肥儲備不但多次實現應急救災,而且更多地發揮了“保障供應、平抑價格”的作用。
但相對于涼山州17縣市平均每年50萬噸的化肥需求量,10000噸儲備化肥“蓄水池”作用有限,亟待擴大。“經過測算,涼山州每年如果有5萬噸左右的儲備化肥基本能承擔應急救災和保障供應、平抑價格的重任。”張邦燦說。
2010年開始,涼山州政府便要求各縣市進行相應的化肥儲備,安寧河谷各縣市以3000-4000噸為宜,大涼山和木里藏區各縣以2000噸左右為宜。“西昌、寧南、冕寧等縣市都嘗試過化肥儲備,只有西昌堅持得最好,制度也很健全。”鄧志紅說,下一步,州政府將督促各縣市認真進行化肥儲備,做大“蓄水池”。源于四川在線/圖源于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