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國”第二糧倉蓄勢待發 訪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涼山彝族
“天府之國”第二糧倉蓄勢待發 訪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州長羅涼清
“大山大水大資源”的四川省涼山州,是四川南向開放的重要橋頭堡,是資源富集的攀西地區農業綜合開發主體,被譽為“天府之國”的第二糧倉。在國家經濟轉型升級戰略驅動下,如何抓住四川深化開放機遇,推動涼山跨越發展?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州長羅涼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堅持把涼山放在經濟全域的大環境中去謀劃,堅持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并重,工業強州、生態立州、開放興州,精準扶貧補齊短板,將農業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
早在2011年,涼山就已進入四川省GDP“千億俱樂部”。2013年,全州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359元,增長14.6%。在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中,涼山州的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均排在首位。
“這主要得益于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涼山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羅涼清說,大小涼山綜合扶貧規劃、烏蒙山片區發展和扶貧攻堅規劃以及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等三大政策的實施,為涼山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水能、礦產、農業、旅游、民族文化等資源富集的組合優勢,使涼山成為發展優質、特色、高效、生態農業的理想區域。
“一是招大引強,做強經濟發展引擎;二是開展國際合作,拓展開放型經濟發展空間;三是補齊短板,在農業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發展、農產品[1.78%
資金 研報]品牌建設、扶貧開發、新村建設等方面實現新突破。”羅涼清說。
“州委、州政府始終堅持把扶貧開發作為全州工作的重中之重,將新增財力的80%用于改善和保障民生。”羅涼清告訴記者,州、縣財政每年都安排了不低于4億元的專項資金,定向支持以“彝家新寨”為重點的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涼山州網-涼山彝族自治州新聞媒體平臺(www.800yao.com)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