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啟動“七彩夢行動計劃” 救助肢體殘疾兒童
涼山啟動“七彩夢行動計劃” 救助肢體殘疾兒童
殘疾兒童是殘疾人中最需要幫助和最具康復價值的群體,及時的手術治療和康復訓練,將極大地避免或降低殘疾程度。由于貧困,許多殘疾兒童,特別是一些生活在偏遠農村、山區的殘疾兒童,因得不到規范的醫療康復和服務,錯過了治療康復的時機。疾患和功能障礙,給他們自己和家庭帶來了極大的痛苦。
殘疾兒童康復救助“七彩夢行動計劃”,是中國殘聯為殘疾兒童開展搶救性治療和康復,使貧困殘疾兒童得到康復而實施的一項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補助資金,支持各地實施這一項目。
今年我州在殘疾兒童康復救助“七彩夢行動計劃”中,從省殘聯爭取到100名貧困肢殘兒童矯治手術的指標。近日,篩查出的符合手術要求的兒童已陸續開始做手術,這一項目的實施,將為我州貧困肢體殘疾兒童帶來康復希望。
“七彩夢行動計劃”進入實施階段
6日,記者從州殘聯獲悉,隨著涼山州第二人民醫院對一名肢體殘疾少年實施矯治手術,標志著今年“七彩夢行動計劃”貧困肢體殘疾兒童矯治手術康復救助項目在我州進入手術階段,該項目將為我州100名貧困肢體殘疾兒童帶來康復希望。
7歲,正是活蹦亂跳的年齡,卻因為一場意外被電擊中了左小腿,父母雖輾轉醫治,然而還是沒能逃脫截肢的命運。這樣的不幸遭遇發生在雷波縣汶水鎮權權(化名)的身上。
權權7歲時,已經是一名成績優異的二年級學生,然而這場事故,讓權權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走上了一條和常人家庭不一樣的路:這是一條崎嶇而漫長的康復之路,更是經濟重負如山的求醫征程,別說溫飽家庭,即便小康之家也可能因此傾家蕩產。
權權的命是保住了,可債臺高筑的家哪來安裝假肢的費用,于是父親用木頭給權權作了假肢。笨重、難看,受人嘲笑,這些權權都慢慢習慣了,但父親做的假肢讓斷腿骨直接抵在木頭上,雖然回家就卸下,可天長日久,權權斷腿處的肉早已潰爛,連骨頭都感染變形了……幸運的是,今年14歲的權權在“七彩夢行動計劃”的救助下,已在涼山州第二人民醫院接受了手術。
權權的負責醫生鄧海濤說,手術做得比較成功,約兩星期就可以拆線和取假肢模型,估計1個月至1個半月的時間,權權就可以裝上假肢重返學校上學了。
權權的媽媽葉世芬說:“能像正常人一樣走路是兒子殘疾后的最大心愿,這次手術、矯形器裝配、康復訓練等系統治療措施,能使手術后的權權最大限度地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能力,為孩子融入社會,增強自信心創造有利條件,也為孩子的成長發展帶來陽光和希望。這一切,都是黨和政府給予的,只希望權權今后好好地學習、成長,更好地回報社會。”
醫院:抽調精兵強將做好這項工作
“‘七彩夢行動計劃’中,我們醫院負責的是冕寧、雷波等7個縣貧困家庭肢體殘疾兒童的復篩和手術。為將這項工作做細做好,醫院抽調骨科的精兵強將,對開展工作的7個縣分3個批次進行。第一批次復篩了近50名肢體殘疾兒童,符合手術要求的有13例,目前已有兩例進行了手術。”7日,涼山州第二人民醫院骨科主任王國新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為保證手術的質量和安全,涼山州第二人民醫院在與州殘聯簽訂涼山州“七彩夢行動計劃”貧困肢體殘疾兒童矯治手術定點醫院協議后,成立了由主管院長負責的手術工作領導小組,選派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優秀醫護人員承擔醫療任務。
從手術對象的復篩、安排住院、術前檢查、實施手術、術后護理、康復指導各環節工作均進行了周密安排,保證了手術場地、床位、藥品、設備、后勤保障的落實到位。
“因為我們的對象都是經濟條件貧困的家庭,而且如果沒有國家的這個項目,也許這些殘疾的娃娃有可能一生都不能到醫院進行治療,讓殘疾程度得到改善。”
該院骨科醫生鄧海濤介紹說:“我們到雷波進行病員復篩,路雖然遠了點,但是當我們前去復篩的醫生,看見有些殘疾人是輾轉了整整24個小時才到達復篩點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應該將這項民生工程落到實處,讓這些貧困的殘疾人體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與溫暖。”
針對這些做手術的人員,手術僅僅是第一步,接著是康復階段。術后矯形器的裝配使用和康復訓練的跟進是鞏固手術療效的重要環節。“我們的康復訓練、矯形器安裝技術人員都在患者住院后立即介入,與患者及家屬、手術醫生直接對接。”該院充分利用自身擁有康復科的優勢,對手術對象采取一站式服務,及時安排術后患者繼續接受規范的康復訓練。同時在州殘聯的協調下,做好肢殘兒童術后輔助器具的配發工作。
殘聯:將國家項目做實,為殘疾兒童謀利
為做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讓更多的貧困殘疾兒童獲得免費救助的機會,涼山州殘聯黨組認真研究,在將項目任務、組織分工、經費保障等環節工作作了明確要求,并與定點醫院簽訂責任書的同時,積極爭取州衛生局在醫療質量安全、手術定點醫院的確定、新農合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合,為項目的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9日,記者就“七彩夢行動計劃”在我州的實施情況采訪了州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張建英了解到,為順利開展這一項目,州殘聯開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開展宣傳 加大知曉度
貧困肢體殘疾兒童矯治手術項目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殘疾兒童的關懷,為將此項工作做好,早在幾個月前,州、縣殘聯就通過發文、報紙、電視、電話通知等形式將救助項目的安排和相關要求進行廣泛宣傳。盡可能地讓貧困肢體殘疾兒童家屬知曉國家對肢體殘疾兒童矯治手術項目的有關政策、救助規定;知曉參加項目手術篩查的報名地點和辦理細則等。
精選定點醫院 確保手術質量
確定符合項目要求的醫院作為定點醫院承擔手術工作,是確保貧困肢體殘疾兒童矯治手術質量的關鍵之一,州衛生局認真按照要求,審核確定手術定點醫院資格,確立了涼山州第一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西昌市醫院3家硬件設施好、技術力量強、參與積極性高的醫院承擔此次17個縣市100名手術對象的復篩、病員輸送、手術治療和康復訓練等相關工作。
項目定點醫院確定后,為嚴格保證手術和康復質量,涼山州殘聯、州衛生局與定點醫院院長、骨科主任以及負責手術的醫生、病員篩查人員都進行了座談,要求:
嚴格手術對象的篩選并確保手術的安全和質量。醫院要選派有經驗的醫生承擔手術,嚴防醫療事故的發生,并保證手術對象術后必要的治療和住院時間。
重視術后康復訓練和矯形器的裝配。為保證肢殘兒童的康復效果,定點醫院要為每例手術對象制訂切實可行的術后康復訓練計劃,要做好肢殘兒童家長的指導工作,在術后讓患兒及時進行系統康復訓練,提高術后康復訓練質量,幫助肢殘兒童最大限度地提高康復療效。
嚴格手術篩查 做好病員輸送
根據項目“廣覆蓋、低投入,最大限度提高效益的原則”,州殘聯以貧困地區為重點,精心組織病員逐級篩查工作:由縣殘聯組織、縣級醫療單位進行初篩,再由手術定點醫院組派醫療隊,集中時間,在每一個縣設點為肢體殘疾兒童進行嚴格的復篩,確定手術對象。
各地還通過病員篩查工作,對未能列入項目,有不同康復需求的殘疾兒童進行了登記、建檔。
此項工作開展過程中,州殘聯還將與定點醫院一起,做好術后兒童的跟蹤隨訪工作;定期檢查督導,評估手術療效和康復情況、協調輔助器具配發,了解和協調解決康復等方面的問題;同時負責該項目經費的管理、任務統計和數據庫錄入。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涼山州網-涼山彝族自治州新聞媒體平臺(www.800yao.com)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