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州加快防震減災體系建設
涼山州加快防震減災體系建設
近日,記者從州政府辦獲悉,為提高我州綜合防震減災能力,切實履行政府防震減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我州于近日出臺了《涼山彝族自治州“十三五”防震減災規劃》,指導2016年—2020年期間涼山防震減災事業持續發展。
據悉,州委、州政府堅持把防震減災作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在全省率先開展縣市防震減災年度目標任務考核,推進防震減災多點多縣支撐發展。
州縣鄉三級防震減災領導體系建立健全。州級增設地震監測中心,全州17縣市防震減災部門獨立設置,防震減災投入增加,“三網一員”體系穩定發展,群測群防拓展到村組。我州連續四年獲得全國防震減災先進單位,連續四年位居全省前茅。西昌市被評為全國、全省防震減災示范市。西昌市、冕寧縣和會理縣榮獲全國縣級防震減災先進單位。越西、鹽源、寧南等縣榮獲全省防震減災先進單位。冕寧、昭覺、木里等10縣市成為四川省防震減災綜合能力建設示范縣。全州消除監測臺點盲點縣,涼山州地震監測中心建成,大橋水庫專用地震臺網、西昌川-03號地震監測站和涼山數字溫泉臺陣投入運行。全州新建改造地震臺站191個,新增觀測項目220項,州級管理臺點達266個,觀測項目465項,地震監測基本實現數字化。全州地震監測能力達ML2.0級,地震速報不超過15分鐘,精確定位不超過30分鐘。全州17縣市建立地震預警臺網134個。
《綱要》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提高監測預警能力,強化地震監測臺網建設,開展監測效能評估,實行分類管理,實施川滇地震預警示范區建設、地震監測臺站數據化改造等項目。深入實施“人才強震”戰略,加大科技攻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統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堅持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的根本宗旨,指導和推動各縣市圍繞防震減災“3+1”體系建設,到2020年,基本具備綜合抗御區域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能力,具有獨立承擔5.5級左右地震現場工作與應急處置能力,防震減災綜合實力達到全國少數民族地區先進水平。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涼山州網-涼山彝族自治州新聞媒體平臺(www.800yao.com)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