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州寧南縣發現清宣統年間鑄鐵大鐘
涼山州寧南縣發現清宣統年間鑄鐵大鐘
據寧南縣文影新局文物打點股負責人唐波介紹,這口大鐘是普查隊在寧南縣境內發明的最大的古鐘,宣統鑄鐵古鐘高88.6厘米,鐘口直徑67厘米,重約400斤,鐘體上方有兩個龍首,下方有獅子、麒麟等瑞獸,還有弧形海水紋。
今日下午,四川動靜網記者從寧南縣得知,在日進步輦兒的天下第一次可挪動文物普查事變中,寧南縣新華鄉小學校內發明白一口清朝宣統年間鑄鐵大鐘。據悉,鑄鐵大鐘當然距今已有百年歷史,但大鐘集團保存齊全,上面還雕鏤有捐資人及工匠姓名、年月、來源等。
寧南發明宣統年間鑄鐵大鐘
唐波介紹,鐘體下方有一處縫隙,鐘體外表鑄滿小楷字體,固然鑄鐘有部分字體被一層薄鐵層包裹,但表露來的字體仍很是明白。鐘體上部居中的職位地方明白雕鏤“關帝廟”三個大字,左右兩邊是銘文和鑄造年份及背景,鐘體中下部是當年捐款鑄鐘的村子善士名單和鑄造工匠名單。
大鐘圖案精美
此外,該鐘體外的薄鐵衣層需要輕敲剝落,里面的字方會表現出來。唐波稱,此鑄造工藝怪異,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銘文記錄大鐘捐款人員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涼山州網-涼山彝族自治州新聞媒體平臺(www.800yao.com)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