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州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實施方案
涼山州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實施方案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鐘美蘭)6月3日,《涼山州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實施方案》下發,調整最大的變化是,農業三項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政策目標調整為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對涼山州而言,有一個突出變化,就是將馬鈴薯納入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補貼,彌補了種糧大戶補貼
無馬鈴薯這個品種的空白。” 涼山州農業局農經站副站長朱燦說。
自2004年起,國家先后實施了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等三項補貼政策,對于涼山州而言,2014年度這三項資金額度分別為:每畝10元左右,3183萬元和4億元左右。
在此次方案調整中,變化之一是:4億元農資綜合補貼的80%,與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合并后,用于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從今年省財政廳下給涼山州的資金來看,這三項資金總額與往年相比,額度變化不大。
“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就是為了保證土地不撂荒,耕地地力不減。”朱燦說,此次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對象為所有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享受補貼的農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
與以往一樣,耕地地力保護補貼也是先下達資金再核實面積,這意味著,各縣市每畝補貼標準會出現較大差異。
變化之二是,原農資綜合補貼的20%用于適度規模經營補貼,據了解,此部分資金約有8000萬元。
補貼對象為主要糧食作物(包括小麥、水稻、玉米、馬鈴薯、大豆、蕎麥和青稞)的適度規模生產經營者,重點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龍頭企業等新興經營主體傾斜。對于涼山州而言,在一個縣市區內新興經營主體作為補貼對象需要達到的主要糧食作物補貼面積門檻為:種糧大戶為30
畝,家庭農場為100畝、土地股份合作社為200畝、農民專業合作社為300畝、直接從事糧食種植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為500畝。
特別重點指出的是,去年沒有被納入省級種糧大戶補貼的馬鈴薯此次被納入適度規模補貼。據了解,2014年,涼山達到30畝以上種植規模的馬鈴薯農戶共有220多戶,種植面積為1.4萬畝。
“如果這些農戶今年還繼續種,明年他們將會拿到今年的補貼。”涼山州農經站站長吳春余說,去年省級種糧大戶補貼由于沒有將馬鈴薯納入,全涼山州該項補貼金額僅有200多萬元,遠遠低于今年適度規模經營補貼的8000多萬元,補貼額度的擴大,將極大提升群眾規模種植的積極性。
方案明確,2015年省級種糧大戶補貼政策繼續實施,2016年起,糧食適度規模經營現金直接補貼部分將與省級種糧大戶補貼資金合并實施。
適度規模經營補貼資金實行當年補上年,補貼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即可用這筆資金建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也可以采取貸款貼息、現金直補、重大技術推廣和服務補助等多種方式。
據悉,6月30日之前,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將全部兌現,而適度規模經營補貼實施方案預計9月底出臺。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涼山州網-涼山彝族自治州新聞媒體平臺(www.800yao.com)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