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地貌奇特無比的瀘沽湖
地質地貌
瀘沽湖地區在大地構造上屬于橫斷山塊斷帶和康滇臺北斜交界地帶,形成時期較新,為第四紀中期新構造運動和外力溶蝕作用而形成。瀘沽湖是一個高原斷層溶蝕陷落湖泊,由一個西北東南向的斷層和兩個東西向的斷層共 同構成。瀘沽湖流域屬巴顏喀拉地槽區,金沙江褶皺系,湖區古生代及中生代地層發育,第四紀地層僅見湖邊之砂礫層,無典型的湖相沉淀,湖周斷崖三角面及U型冰川谷地型到處可見,湖盆系由斷陷及冰川作用形成,由于受構造運動的影響,湖盆四周群山環抱,湖岸多半島、岬灣。
橫斷山脈地區屬于相對低洼的盆地,在地質構造上屬斷層結構,是由地殼運動而形成的高原溶蝕斷陷湖盆,這種構造同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北面的賽里木湖類似。整個湖盆質地為巖石,內壁非常陡峭,但四川一側因在地質史上有大量山脈泥沙沖積入湖,其內壁陡峭程度較云南一側輕一些,云南這側的山脈幾乎是直插湖底。瀘沽湖屬溶蝕地質,沿岸多巖溶發育,如地面工程對地下水處置不當,容易誘發地陷。
瀘沽湖在地貌區劃上屬橫斷山系切割山地峽谷區,橫斷山北段高山峽谷亞區和 滇東盆地山原區,滇西北中山山源亞區交界地帶。瀘沽湖湖岸多彎曲,形成 深淵的小港灣,湖中有大小島嶼七個,都是石灰巖殘丘。沿湖有四個較大的半島伸入湖中,其中由東至西伸到湖中的長島長達四公里,面積六平方公里,把湖面阻隔成馬蹄形。東部湖底有長形深槽,北部和長島兩側的湖坡陡峻。湖北面有獅子山高3754.7米,東北面有肖家火山高3737米,西南為海拔3400米高的狗鉆洞山地,最高點為湖西南面牦牛坪附近的主峰高4200米,形成相對高差1500米的壯觀景象,瀘沽湖如明鏡鑲嵌于高源群山之中。周圍群山主要巖石為志留系下統石灰巖和頁巖,分布于獅子山一帶,湖西岸分布著三迭系下統泥巖、砂巖夾少量泥灰巖,南岸及西南岸由二迭系上統砂頁巖、硅質巖、凝灰角礫巖、凝灰巖、砂頁巖夾少量灰巖組成。
源于攜程旅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