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萬各族人民的 “民生工程”鹽源龍塘水庫
四川在線消息近日,鹽源縣委副書記張應聰帶領龍塘公司、縣水務局、發改、移民等部門一行,先后赴州水務局、州發改委、省水利廳、省扶貧移民局、省發改委、省環保廳等省州部門專題匯報龍塘水庫前期工作開展情況,就可研報告審批、移民安置規劃大綱及方案、項目環評以及資金籌措方案等同省州相關部門領導和技術人員會商,研究相關問題解決辦法,聽取了省州相關部門對下步工作的指導意見。
據悉,《龍塘水庫及灌溉區工程可研報告》審批前置要件已編制完成18個,待移民安置規劃大綱及方案、項目環評以及資金籌措方案編制完成后,將順利通過可研審批。
據悉,擬修建的龍塘水庫及灌區工程是鹽源縣各族人民期盼已久,歷經半個多世紀的國家大(Ⅱ)型水利工程。早在1958年,縣委縣政府就提出要建設龍塘水庫,但由于各種困難一直擱淺。1975年,又一次提出建設設想,也因為各方面原因未能如愿。2007年,縣委、縣政府再次將龍塘水庫工程列入重大議事日程,全力加以推進。2014年3月13日,《龍塘水庫及灌溉區工程項目建議書》通過水利部審查。2015年5月18日,該項目通過國家發改委批復。
據了解,該工程區位于鹽源縣北部的干海鄉境內,距離縣城約18公里,是全州為數不多的國家大二型水庫之一。水庫總庫容1.46億立方米,有效庫容1.15億立方米,灌區工程包括2條干渠、5條分干渠、21條支渠,總長259.94公里。灌區位于鹽源盆地中部,分布在縣城周圍9個鄉鎮。該工程對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提高抗御特大干旱能力、保障鹽源糧食生產、促進鹽源脫貧攻堅、增強民族團結、加快縣域經濟可持續發有著重要意義,也是推進鹽源39萬各族人民2020年與全國人民一道同步實現小康社會的“民生工程”“保障性工程”。
據估計,龍塘水庫及灌區工程建成后,可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36.2萬畝,新增糧食生產能力1.66億公斤,新增經濟作物生產能力1.14億公斤,可使40.6萬畝果園受益,還可解決城鎮及灌區農村約13.11萬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和部分無電村供電問題。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鹽源縣將進一步完善龍塘水庫及灌區工程可研報告,加緊與省州相關部門和單位進行溝通和聯系,積極推動前期移民安置規劃、項目環評、資金籌措等工作,爭取龍塘水庫及灌區工程可研報告早日通過審批,力爭今年項目全面動工開建。
源于涼山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