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涼山州網首頁 > 涼山資訊 > 涼山布拖 > 布拖民俗文化 >  “歷史淵源”一個傳承了母系氏族的舞蹈——彝族蘇尼舞

        “歷史淵源”一個傳承了母系氏族的舞蹈——彝族蘇尼舞

        文章編輯:涼山州網(www.800yao.com)  時間:2018-08-03 20:08:42 瀏覽:   【】【】【

             布拖蘇尼舞民俗文化:

               布拖彝族巫師蘇尼產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神秘古老的舞蹈 —— 彝族蘇尼舞,其巫事中的蘇尼舞也應運而生。

          有學者認為:“畢摩是直接起源于上古的蘇尼(薩滿)。蘇尼最早產生于母系氏族社會”。“上古時期的蘇尼與后來出現的畢摩是相通的”同此說的又有:“畢摩起源于彝族原始社會末期,父系氏族公社時代,是彝族原始宗教發展到較完備階段的產物”。彝文古籍《獰獵祭祀經》記彝族母系時代獰獵祭祀的祭司為女性“姆”;彝文《列吉阿博惹》說:傳說蘇尼是君長的舞師演變的。據以上所論,再聯系蘇尼附體之“阿薩(又稱“阿撒”),系原始信仰自然崇拜,鬼魂崇拜的產物之時代背景,蘇尼與其祭祀舞,當發韌于母系時代。

          

               一: 【分布范圍】

          彝族蘇尼舞分布于布拖全境和州內其他縣彝族鄉、村。以布拖為中心和代表。在布拖縣分布于全縣27個鄉3個鎮190個行政村。

          二: 【內容】

          彝族蘇尼舞內容有四方面:

          1、蘇尼的法具與職能

          蘇尼為巫師,不識文字,不會書寫,沒有經典,非世襲,以男性為多,也有女性(稱“嫫尼”)。主要法器是一面羊皮鼓(彝語稱“格則”)。圓形,雙面繃羊皮,內裝浣子(一種植物硬米子);用繩拴于木柄(稱“則摩”,柄上系有銅鈴(稱“者珠”3個;曲形擊鼓槌(稱“再賭度”)1個。蘇尼的職能主要是替人“跳神禳鬼治病”,有時也兼占卜、招魂等。

          2、儀式過程

          確定禳解犧牲為雞或豬或羊備用,作法時蘇尼做草人數個,拴在病人頸上(男紅線、女藍線)。牽備用的犧牲,繞病人走一轉,并由病人向牲口內吹氣,以示病魔已傳至牲畜身上,蘇尼即開始念咒作法。法畢,打殺犧牲,取五臟查看病之所在,又作法念咒,最后將病人所拴的線割下,拴在草人頭上,送至戶外荒山,驅鬼法事完成。

          3、蘇尼舞與其藝術表現

          儀式開始,蘇尼盤腿坐于火塘上位(彝語稱“嘎拉幾”每段儀式過程如此),左手持鼓柄,右手持鼓槌,念咒擊鼓,并作一些動作,這時叫“者迂者格”。誦詞時,常將鼓面貼進面部,輕緩擊鼓,以微弱的鼓聲鈴聲伴奏。頌詞豐富,以念誦、吟誦、歌唱方式表達,音調多變。

          當坐念(唱)過程到一定時候,迎請之“阿薩”及各神靈到齊,蘇尼準備起舞,兩腿微微抖動,再顫動全身,然后慢慢起立,慢步走至室中,漸漸進入熱潮,全身抖動,連續向左右甩動頭、肩、臀部,顫動更加劇烈;向左右前后邁走、搖擺、轉身,雙腳左右交叉跳踏,原地雙腿向外半蹲;面對眾人,雙手持鼓至胸前、肩、背、頭、臀部劇烈抖動;然后以左腳為重心,右肢為動力向右旋轉,時間長達10-20分鐘之久,圈數達數百之多。接著,時而弓腰伸手握鼓轉,時而將鼓在手腕上轉;時而把鼓放在背上,鼓向左右兩肩移動;時而將盛有白酒的木碗放在頭上轉;時而狂蹦;時而跳躍。舞時口中還說“山羊在爬巖”等詞語配合。又通過多種動作姿態和表情,以多變的舞蹈形體形象,多種表演,把人引入神秘鬼幻的意境。其舞蹈是有節、有序、有情、有“魂”的。

          4、蘇尼舞及其綜合藝術

          蘇尼舞的表演綜合有服裝、飾物、道具、造型,其中主要的是:音樂(歌唱、擊樂)、詩歌(頌詞、咒語),即原始藝術的“三一致”;再有,由巫術演進的雜技、幻術、特技等。

          蘇尼的唱詞涉及天文、地理、山川、河流、歷史、神話、傳說、風俗禮制、名人名言、爾比爾吉(格言諺語)等。詞的格律為五言、七言、九言。語言生動,邏輯合轍,富于想象,音韻協調。加上羊皮鼓的伴奏,節奏時緩時速,時疏時密,熱潮時如驟雨雷鳴,震憾人心。蘇尼在法事中,還表演一些有如雜技般的高難驚險動作,如:赤身舞火棍、火把、火鏈;口叼全羊在頭上,周身滾動;在沸水、滾油中撈蛋、取物;口噴焰火,舌添燒紅的鐵鏵等特技。

          

               三: 【特點】

          彝族蘇尼舞的特征一是巫事的職能,原始文化的特征,涼山彝族蘇尼屬于原始宗教范疇。蘇尼的附身神“阿薩”被認為是由人的靈魂變成的“善神”,它能給人屁佑,幫助蘇尼禳祛那些不好的靈魂變成的“惡鬼”;蘇尼作法除要迎請“阿薩”之外,還要請鷹、虎、熊、河流之神共同作法,這表明其自然崇拜與鬼魂崇拜的特征,是原始信仰、原始宗教的巫文化。它是遠古社會的經濟和人們物質生活需求的精神生活反映,是一種社會意識和社會文化現象。因此,蘇尼文化尤其是作為表演手段的舞蹈形式,是不能完全以巫術迷信,落后反動加以排斥和否定。誠然,進入階級社會后,宗教被統治者利用,發展到后來尤其成為人為宗教后,就如馬克思所說是毒害人的“鴉片”。然而,涼山彝族的蘇尼,被認為遠比原為統治階層茲、莫、畢中的“畢摩”其社會地位低下得多;蘇尼的職能與活動,尤其是其“尼”,仍保持著原始巫文化的特征與功能;在實際生活中,群眾請蘇尼作法治病,要比請畢摩所花費酬勞少得多。由此看來,畢摩屬于上層,蘇尼則屬于平民;它的“尼”尤其舞蹈,受到群眾(平民)歡迎,不僅是原始文化的引力,還有平民化的特征。二是藝術與巫術雜糅,即娛神更娛人的特征,“巫能歌舞”,“鼓能通神”,這是巫的箴言。原始祭祀的兩種手段:一為物質祭獻,殺犧獻神;一為精神的獻藝,以藝術的手段(主要是歌舞)娛神。原始宗教和藝術在產生和發展過程中,互相影響、互為作用,二者之間不存在淵源關系,有同源同構和共時性;巫術與祭祀雜糅,祭祀巫術與藝術雜糅,既娛神又娛人,二者合一,互為依存。

          蘇尼之所以要用高超而紛繁的舞蹈和音樂(擊鼓唱誦)手段作法,正如以下所述:“首先是通過迷狂狀態中的巫術性行為與驅趕病魔,他采用的主要手段是舞蹈和有律動的歌唱,這些在巫術祭祀活動中起著一種特殊的無與倫比的作用”涼山彝族蘇尼舞,其“形”是驅邪、娛神,而“實”更加突出了娛人的旨意和作用,尤其表現在那些幾乎游離于儀式本身之外的雜技、特技表演上。與其說是給神看,不如說是給人看,娛人的效應更加強烈。三是技藝和藝術性高,觀賞性強的特征,為了顯示請神、禳鬼的法力,也為了刺激顧主和看眾的引力;反過來,也激發舞者在技巧、技藝、技能方面功夫,提高炫技性,以顯示本人的法術本領和法力,藉以抬高身價。從而推動蘇尼舞在舞姿、造型的藝術性和表演水平方面,不斷花樣翻新,人各有長,多顯其能。彝族蘇尼也深知其奧妙,因此,蘇尼舞才獲得了技巧性、藝術性和表演水平的高難發展。蘇尼法事時的擊鼓狂舞,也許除病人自己或其家屬關注其驅鬼治病的目的之外,其他人更加在乎的是表演的舞蹈、音樂和雜技特技。從中獲得欣賞的滿足。四是彝族舞蹈中獨有的、最古的形式,羊皮鼓作為蘇尼的巫師符號性標志,又作為蘇尼舞的代名,它的獨特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在我國彝族地區,由于歷史和社會發展以及地理分割,支系繁多等諸多因素,不僅形成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在文化形態上也是風采各異,形式有別。中該文所歸納的彝族舞蹈的七大類中,都沒有“羊皮鼓舞”,鼓舞中只有銅鼓舞、大鼓舞、花鼓舞,與羊皮鼓屬于不同種類,涼山蘇尼羊皮鼓舞實屬獨有。

           

               四: 【價值】

          1、宗教和文化價值

          涼山彝族蘇尼巫文化屬于原始信仰、原始宗教范疇。      “原始宗教信仰與民族感情、風俗習慣、道德規范以及文化藝術融合一體,常被視為民族文化的核心”它產生于原始時代的經濟基礎,是蒙昧時期獲取的抗衡于自然和鬼魂的精神力量,它支撐著人們走過漫長的歷史歲月。它的歷史價值是顯而易見的,是不可忽視的。

          涼山彝族蘇尼文化自當也應有上述的歷史地位和價值。僅就蘇尼的經咒、誦詞和唱詞中包括有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社會生活、人倫禮儀、文學藝術等內容,豐富的民族文化現象和核心內涵,透露出與彝族組先們的溝通信息,這對于社會科學的許多學科,如:人類學、民族學、歷史學、宗教學、民俗學、文學藝術等;對屬于社會基礎的經濟、生產、生活方面的學科,開展科學研究無疑是有相當價值的。

          2、藝術借鑒

          人類所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遺產都是需要繼承的寶貴財富。根據“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原則,我們要借鑒的是蘇尼舞蹈形式,而不是他的巫術內容和職能。廣為流傳在我國北方的“太平鼓”,就是由“薩滿”跳神的單鼓演變而為群眾所用的。彝族蘇尼歌舞,它以舞為主,融音樂詩歌“三位一體”,還包括一些空間藝術和視覺藝術在內的綜合的藝術形式。尤其是它的舞蹈,在彝族的民間舞中技高一籌,凸現高超。自新中國建立后,涼山的首批文藝工作者就開始發掘,1958年涼山社會完成民主改革,舉辦的首屆農村群眾業余文藝會演,“皮鼓舞”就被彝族群眾作為自編節目表演,受到歡迎。其后,涼山文工團編創成專業性的表演節目,在州內、省內、國內演出,獲得肯定和好評。歷史的經驗說明,單就其舞蹈形式就值得發掘與繼承借鑒。何況蘇尼文化還包容有民族文化的廣泛內容,就其藝術方面,除了舞蹈還有音樂、文學、美術等,從中借鑒,對發展與弘揚彝族的民族文化藝術是大有可為的。

          3、合理開發現實價值

          原始宗教作為民族文化現象和上層建筑領域,對它的歷史和作用,對它的研究,在世界上乃至國內已經得到相當重視等。就四川涼山彝學會對彝族畢摩、蘇尼文化的考察、研究作了大量工作,并作出了相當成果。黨和政府貫徹民族自治政策,并尊重信仰自由,正確引導,畢摩、蘇尼文化已經得到應有的社會和文化地位,以及群眾信仰的自由。
          

        源于新浪博客
        涼山州網公眾號

        你可能感興趣的有

        涼山州土蜂蜜

        關于我們 | 網站申明 | 廣告合作 | 文明上網 | 投訴建議 | 涼山新聞 |服務條款

        網站聲明:本站中包含的內容僅供參考,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進行刪除,謝謝

        Copyright ©2008-2021 www.800yao.com 涼山州網 工信部備案:蜀ICP備18013883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四川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法律顧問:張松

        川公網安備 51342502000017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最近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www|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 翁熄系列回乡下|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春日野结衣女女|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播放器 | 伊人青青草视频| 久久国产精久久精产国| 超pen个人视频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无线码|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女人初试黑人巨高清| 波多野结衣教师中文字幕| 变态Sm天堂无码专区|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国产清纯91天堂在线观看| 99在线视频免费| 女人笫一次一级毛片| 久久www视频| 日本特黄特色aaa大片免费| 亚洲成人在线电影| 欧美破苞合集magnet| 加勒比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老师白妇少洁王局长|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精品蜜芽|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天堂网www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免费人成乱码中国|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九九视频在线观看视频6| 欧美一区欧美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18禁白丝喷水视频www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