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綜合幫扶工作隊的兩場硬仗
□本報記者 林凌 何勤華
2月15日,寒潮來襲,美姑縣瓦西鄉與依果覺鄉交界處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卡點,綜合幫扶隊員胡玉華對過往車輛進行排查,對行人逐一測量體溫,一站就是一下午。
在胡玉華看來,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一樣,都是硬仗。和很多“戰友”一樣,他選擇了提前結束假期,1月29日就從樂至縣趕回瓦西鄉,堅守在崗位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涼山州脫貧攻堅綜合幫扶工作隊隊員聞令而動,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硬仗。
疫情防控
聞令而動,守好每一道關口
1月30日下午,因降雪封閉的越西小相嶺隧道前,綜合幫扶隊員蔣木吉在寒風中等待4個多小時后,終于得以通關,趕回掛職的越西縣河東鄉。
“疫情防控不能等,更不能馬虎。”按照鄉里統一安排,蔣木吉每天都會按時出現在值守卡點或排查路上。為了不漏下一戶一人,除了完成包點村的排查任務外,他又主動請纓負責全鄉最偏遠的燕子坑排查任務。
掛職甘洛縣公安局副局長的綜合幫扶隊員張貴海同樣忙碌。1月27日,農歷正月初三,張貴海就主動放棄休假,提前返回甘洛縣,同其他4名公安系統幫扶隊員一道,守住火車站、國道245線則拉鄉段等一線執勤卡點,確保疫情不輸入、不擴散。
疫情防控有多難,幫扶干部就有多拼。
疫情發生后,瀘州市對口幫扶普格縣前方指揮部臨時黨總支迅速通過微信群發出動員令,號召幫扶隊員尤其是黨員和醫務人員,提前返崗參與普格縣疫情防控。克服多地客運交通停運困難,幫扶隊員從瀘州趕回普格,立即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對外地返鄉人員摸排登記,深入群眾家中開展居家觀察監測,到社區、農貿市場等人員集中場所開展防控知識宣傳……在布拖縣,地洛鄉綜合幫扶工作隊把到崗的66名幫扶隊員編成7支“特戰隊”,隊員扛起黨旗進村入戶,做細做實外地返鄉人員排查登記、疫情防護知識宣講、日常體溫檢測等工作;瓦都鄉駐村工作隊同本地干部一道,身背音響、手拿宣傳畫冊,徒步前進,在離鄉政府較遠的3個組為近千人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確保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
在鹽源縣,綜合幫扶隊31名醫務工作者主動放棄春節休假,同當地干部和醫務人員一道,加班加點對全縣賓館、旅社、餐館、超市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拉網式大排查,督促勸導10余家旅館、餐館暫停營業。
截至2月14日,涼山州已有3100名綜合幫扶隊員與當地干部共同戰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力爭守好每道關口。
脫貧攻堅
全力以赴,不能有一點懈怠
2月10日,美姑縣瓦古鄉古覺村,綜合幫扶隊員彭楊研制的土豆手工皂終于大功告成。仔細端詳了一會后,他決定先分發給村里的幾戶貧困戶,“疫情當前,讓老鄉用這個勤洗手,也提前感受一下這個新玩意兒。”
打造土豆手工皂車間,早已寫入彭楊今年的工作計劃。“這里的老百姓祖祖輩輩種土豆、吃土豆,如果能把它做成手工皂,附加值能大大提高,成為增收的新路子。”
如何在戰“疫”的同時打好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綜合幫扶工作隊在行動——“老鄉你好,這是你家的10只雞苗!”2月13日,布拖縣委只洛鄉碾巖村的不少村民都收到了綜合幫扶隊員送來的雞苗。
委只洛鄉是勞務輸出大鄉,每年有近千人外出務工,受疫情影響,很多工廠延期復工。為幫助老百姓增收,該鄉綜合幫扶工作隊聯系當地合作社,為老鄉送去雞苗,以“借雞還雞”的形式開展全覆蓋產業扶貧。
在喜德縣光明鎮阿吼村,綜合幫扶隊員李兵、陳玉林加入村黨員服務隊,與村兩委一起,在入戶開展“兩不愁三保障”再排查工作時,同步開展疫情防控等工作,并參與制定了村里“一戶一產業”實施方案和2020年脫貧攻堅規劃。
在美姑縣哈洛鄉,綜合幫扶工作隊按照“特色牛、跑山雞、生態豬、綠色菜”的產業發展思路,結合4個村群眾意愿,初步確定“一村一品、一戶一策”方案。借助省幫扶工作隊員中有60%以上來自農業和畜牧一線這一優勢,在各村推選2至3名種植或養殖大戶與其結成“師徒對子”。
“疫情當前,脫貧攻堅也不能有一點懈怠。”采訪中,很多綜合幫扶隊員表示,突如其來的疫情給脫貧攻堅增加了壓力,但大家將變壓力為動力,眾志成城,堅決打贏這兩場硬仗。
來源: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