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一世蒙頂甘露茶文化,顯沉浮坦蕩中華結
中國何時開始飲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體上可謂開始于漢,而盛行于唐。早在四千七百多年前的神農時代,中國便已經開始發現茶和利用茶了。中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融天地人于一體,是中華文明海納百川包羅萬象的具象。現如今茶早已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同時也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眾化、最受歡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綠色飲品。
無論是現代還是古時,茶能夠走出中國走向世界,都離不開人工種植。正是勤勞智慧的中國人,馴服了野生茶樹,讓這縷清香得以傳播至全球。現存世界上關于茶葉最早記載的王褒《童約》和吳理真在蒙山種植茶樹的傳說,可以證明四川是茶樹種植和茶葉制造的起源地。《四川通志》中記載,人工栽培茶樹的最早文字記載始于西漢的蒙山茶。
漢宣帝甘露年間,吳理真母親生病,久治不愈。吳理真上山砍柴,偶然發現野生茶樹,便摘取茶葉回家,為母煎服。母親喝下茶湯后,身體日漸康復,終得痊愈。因怕母親再次發病,吳理真走遍蒙山,先后找到八株(或說七株)野生茶樹,親手植于蒙頂五峰蓮花座心。其茶樹為蒙山原產,“高不盈尺,不生不滅,迥異尋常”、“其葉細長,葉脈對分”。吳理真精心種植這些茶樹,并堅持采摘茶葉煎水給母親服用。其母終得長壽。在他的帶動下,蒙山逐漸由采擷野生茶葉到人工種植。吳理真馴化野生茶樹,開創人工種茶之先河,是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種茶人,被譽為“中國植茶始祖”,名山因此譽為“茶祖故里”。2004年,第八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發布的 《世界茶文化蒙頂山宣言》明確了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世界茶文明的發祥地,確立了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的地位。
為了讓受益于茶的世人了解茶祖吳理真在人工培植茶樹的貢獻,為了讓擁有悠久歷史的“千年貢茶”重出于世,更是為了讓起源于中國發揚至世界的獨特茶文化生生不息,“理真甘露”在中國制茶大師指導下,嚴選蒙頂山茶核心區原真性保護基地茶園早春芽葉,按照“蒙山茶國家標準”、“蒙頂山茶行業標準”以及企業標準,采用非遺技藝與現代科技結合,讓蒙山茶重新煥發生機……
茶有兩種姿態,浮、沉;飲茶人有兩種姿勢,拿起、放下。蒙頂山茶公元 742 年被確定為皇家貢品,從唐至清歷經 1169 年無論其中風風雨雨從未間斷。所以“理真甘露”不單代表著中華民族勞動和智慧的結晶,更彰顯著中國人沉時坦然,浮時淡然的品味和態度。
來源:本文轉載于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陳述內容和觀點,不作為投資購買依據,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