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連續劇《孟獲傳奇》讓觀眾認識真實的孟獲
歷史上,真實的孟獲到底是怎樣的?以虛構為創作手段的小說《三國演義》中的孟獲,到底和歷史上真實的孟獲有哪些區別?由雷波縣語委策劃、籌資創作的電視連續劇《孟獲傳奇》,回答了這個問題。
說起《三國演義》,人人都知道不是史書。但長期以來相信《三國演義》故事是史實的人并卻不在少數,特別是《三國演義》搬上熒屏后,更是謬上加謬。究其原因關鍵在于缺少一部像《三國演義》那樣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小說、電視連續劇宣傳孟獲,打造以彝族文化為基礎,以彝族英雄人物為主線的旅游宣傳作品。于是,雷波縣語委籌資邀請彝學專家老板薩龍創作48集電視連續劇《孟獲傳奇》,正本清源,還歷史真相。
戰爭中,棄暗投明,有所建樹者,古今中外都不少。孟獲與諸葛亮先戰后和,官至御史中丞,不但不影響其英雄形象,反而使這個歷史人物更加飽滿,更加有血有肉,生動活潑。
有關孟獲祭祀的歷史非常久遠。據目前發現的實物資料,最早是唐代和宋代時期。建國前,西南諸省或建祠廟,或附祀土主廟以祠孟獲者多處,僅西昌縣石柱子土主廟、青龍寺、五顯廟均設像祭祀,民間所供五顯埴神,其畫軸左側第三層排列中有一孟獲像,俗稱“掃壇蠻王”。但目前,僅雷波縣馬湖湖心島上有孟獲殿,供奉著孟獲、孟優和摩鐵三尊高大的雕塑。
孟獲,彝族,生于木特山的青龍寨(今邛海青龍寺所在地),是彝族遠祖俄勒二子中的老大俄勒尼夷,尼夷峨木支系的后裔。
孟獲是彝族邛都國國王尼夷的兒子。邛都國被西漢所滅,孟獲獲救,七歲被賣到笮國,16歲時因作戰勇敢,武藝超群,成了將軍,遂娶東女兒國的郡主祝融嫫為妻。其身材魁梧英俊、正直善良、有強烈的上進心和民族自尊心,抑惡揚善,發揚彝族文化,成為彝族人民引以為自豪的曠世英雄。
孟獲戎馬一生,南征北戰,除暴安良,統一了大小部落150多個。建興三年(225)十二月,與蜀國戰后和解,成為三國時期南中(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行政軍事首領,官至蜀御史中丞,歿于公元283年(彝歷雞年),享年96歲。
電視連續劇《孟獲傳奇》,全面地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真實孟獲,讓觀眾感受到孟獲無比寬廣的心胸和重視民生的政治家風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或網絡某些媒體,具體內容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如有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www.800yao.com)。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