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東:發揮優勢彰顯特色 做強縣域經濟
素有“川滇明珠”、“攀西聚寶盆”美譽的會東,是省委、省政府建設美麗富饒文明和諧的安寧河谷的核心區域、金沙江下游沿江經濟帶的重要增長極,也是國家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涉及的13個縣(市、區)之一。近年來,會東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把握發展方向,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發揮比較優勢,做強縣域經濟實力板塊,實現了縣域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不論是省委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還是涼山州委加快建設美麗富饒文明和諧新涼山的決定,會東注定都是發展的主戰場。加快發展,時不我待!”會東縣委書記袁文林如是說。
“三化”同步推進會東按照“堅持五位一體、打造四張名片、構建三個格局、推進兩步跨越、提前建成小康”的總體思路,鎖定2015年實現“四個翻番”、2017年經濟總量突破200億元、2018年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不動搖,努力打造會東縣域經濟升級版。
堅持縣城城市化、城鎮特色化、農村社區化,構建“縣城首位帶動、集鎮次級支撐、新村多點突破”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格局。會東堅持“現代川滇小城、生態宜居家園”的城市定位,把縣城建成12平方公里、人口達15萬人以上的川滇特色優美小城市,創建省級衛生縣城。推進工業向鉛鋅鎮、姜州鎮、淌塘鎮等重點區域集中,打造以鉛鋅鎮、松坪為中心的礦業發展區,以烏東德鎮為中心的沿江生態經濟帶,以姜州、嘎吉為中心的農業發展區,以堵格、野租為中心的高寒山區特色農牧業發展區。
堅持工業園區化、產業集群化、開發集約化,構建“工業園區帶動、產業集群支撐、重點企業突破”的新型工業化發展格局。立足園區帶動,整合優勢資源,力爭將會東大橋硫磷化工產業園打造成省級成長型產業園。突出產業集群支撐,做精鋅、做大鐵、發展銅、開發磷、挖掘鈦、做強建材、培育新型能源,打造30億元級黑色金屬產業、磷化工產業,20億元級鉛鋅產業,15億元級銅產業,10億元級建材產業、鈦礦產業、新型能源產業。
堅持農業產業化、產業基地化、產品品牌化,構建“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基地支撐、特色品牌突破”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格局。以金沙江干熱河谷、二半山區、高寒山區發展“三帶”經濟,因地制宜建設特色果蔬、蠶繭、水產、煙糧及畜牧生產基地,挖掘培育綠色有機農產品,突出龍頭企業帶動,建設科技示范區、農產品食品加工區、貿易流通區,發展農特產品精深加工,打造產值達20億元農特產品加工產業。
“空間立體式”發展會東地處橫斷山脈南部褶皺山中切割地帶,擁有不可比擬的資源優勢。近年來,會東立足資源稟賦,在空中、地上、地下“空間立體式”發展。
開發“空中”。會東風能、太陽能潛能巨大,近日投產的拉馬·魯南風電場一期機組開啟了會東“馭風追電”的時代,該縣開發利用風能、太陽能資源,實施風能發電、光伏發電項目,實現風能裝機55萬千瓦、太陽能裝機15萬千瓦以上,力爭建成省內最大風電場。
做強“地上”。會東農特產業形成了六根支柱:金黃的烤煙、潔白的繭絲、生態的畜牧、綠色的林木、多彩的水果、有機的蔬菜,建起了會東松子、會東黑山羊等一批特色產品和品牌。充分開發利用綠色特色資源,發展煙、畜、林等支柱產業,建設全國煙葉生產一流大縣、華山松第一大縣、中華塊菌第一大縣和全省現代畜牧業重點縣,每年新增產值2億元以上。
做精“地下”。豐富的地下資源為會東贏得了“攀西礦產資源博物館”的美譽。現已探明貯量的礦藏有鐵、鉛、鋅、銅、磷等金屬非金屬礦50余種,礦產地325處。其中磷礦儲量1億噸,大型金紅石鈦礦床1處,儲量2.7億噸,儲量亞洲第一,鉛鋅礦儲量位居全國第二。對接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會東延伸鉛、鋅、磷、銅、鐵、鈦產業鏈條,與會理縣共建產值100億元的“兩會”有色產業園區。以礦產資源開發為主要支撐的會東工業,到2015年將實現產值174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137億元,年均增長14%以上。
重點工作扎實開展惠民生,打牢和諧底部根基。會東持續增加民生投入,確保全縣全口徑財力民生支出占總支出的70%以上,新增財力8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強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大文化、科技、教育、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社會保障力度,統籌抓好就業、養老、扶貧等惠民工程建設,實施好彝家新寨建設等扶貧開發項目,不斷減少農村貧困人口、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和地區經濟發展差異。
謀項目,持續發展后勁。堅持“50億+50億”的項目貯備機制,精心謀劃一批關系全縣長遠發展的重大、重點項目,建立完善項目儲備庫,對開工項目,跟蹤服務,加快推進。
重法治,強化環境保障。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建立社情民意調查機制,完善三大機構統籌、四級網格承載、五大平臺對接、八大體系建設的網格化社會治理新模式。改革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機制,推進“六五”普法工作,全力爭創“省級法治縣”。
抓隊伍,強化服務保障。提高干部服務能力,落實縣級領導干部“6+N”、科級干部“1+1+1”、干部職工“幫聯帶”、“掛包幫”等聯系制度,完善黨員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機關單位定點對口幫扶基層新機制。全面推行“六個一”工作法,剛性執行以“大督查”、“大信息”為重點的“五大機制”,不斷提高干部執行力和工作推進力。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或網絡某些媒體,具體內容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如有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www.800yao.com)。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