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
布拖縣隸屬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位于涼山州東南部大涼山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02°43′—103°04′,北緯27°16′—27°56′,距州府西昌114公里。與昭覺、普格、寧南、金陽等縣接壤,與云南省巧家縣隔金沙江相望,于1955年3月建縣,是一個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區半農半牧縣。全縣幅員面積1685平方公里,有耕地31.65萬畝,林地84萬畝,草地118萬畝。布拖縣轄3個鎮27鄉,189個行政村。截止2010年,全縣約有14萬人口 ,彝族占總人口數的94%。
布拖又稱吉拉補特,是彝語“補特”的音譯,“補”指刺猬,“特”指松樹。意思是“有刺猬和松樹的地方”。是彝族阿都的聚居縣,是彝族火把節的發源地,素有“中國彝族火把文化之鄉”、“ 中國彝族火把節之鄉”“火把節的圣地”的美稱。
布拖縣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東部。地理座標東經102°43′—103°03′和北緯27°16′—27°55′ 之間。周邊相鄰5縣,北靠昭覺,南接寧南,西連普格,東以西溪河、金沙江為界與金陽、云南省巧家縣隔水相望,幅員面積1685平方公里。
地貌布拖縣地貌可概括為:“三個壩子四片坡,兩條江河繞縣過,九分高山一分溝,立體氣候災害多”。
烏科梁子、阿布測魯兩大山脈呈南北走向座落境內,最高點阿布測魯峰,海拔3891米,最低點西溪河入金沙江河口處,海拔535米,高差達3356米。布拖壩海拔2400米上下。
氣候布拖屬亞熱帶滇北高原氣候區,氣候呈立體型,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其特點是冬長夏短,氣候寒冷,雨量充沛,干濕季節明顯,日照充足,災害頻繁。縣城附近歷年平均氣溫10.1°C,最高年平均為10.7°C,最低年平均為9.4°C,最熱在7月,月平均氣溫17.3°C,最冷為1月,月平均氣溫1.4°C。年平均降水量1114.7毫米,集中在6至9月間。年平均日照1996小時,極端最高氣溫30.3°C,極端最低氣溫零下25.4°C。自然災害有暴雨、泥石流、冰雹、旱災、寒潮、低溫陰雨。源于四川在線/圖源于百度圖庫
布拖又稱吉拉補特,是彝語“補特”的音譯,“補”指刺猬,“特”指松樹。意思是“有刺猬和松樹的地方”。是彝族阿都的聚居縣,是彝族火把節的發源地,素有“中國彝族火把文化之鄉”、“ 中國彝族火把節之鄉”“火把節的圣地”的美稱。
布拖縣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東部。地理座標東經102°43′—103°03′和北緯27°16′—27°55′ 之間。周邊相鄰5縣,北靠昭覺,南接寧南,西連普格,東以西溪河、金沙江為界與金陽、云南省巧家縣隔水相望,幅員面積1685平方公里。
地貌布拖縣地貌可概括為:“三個壩子四片坡,兩條江河繞縣過,九分高山一分溝,立體氣候災害多”。
烏科梁子、阿布測魯兩大山脈呈南北走向座落境內,最高點阿布測魯峰,海拔3891米,最低點西溪河入金沙江河口處,海拔535米,高差達3356米。布拖壩海拔2400米上下。
氣候布拖屬亞熱帶滇北高原氣候區,氣候呈立體型,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其特點是冬長夏短,氣候寒冷,雨量充沛,干濕季節明顯,日照充足,災害頻繁。縣城附近歷年平均氣溫10.1°C,最高年平均為10.7°C,最低年平均為9.4°C,最熱在7月,月平均氣溫17.3°C,最冷為1月,月平均氣溫1.4°C。年平均降水量1114.7毫米,集中在6至9月間。年平均日照1996小時,極端最高氣溫30.3°C,極端最低氣溫零下25.4°C。自然災害有暴雨、泥石流、冰雹、旱災、寒潮、低溫陰雨。源于四川在線/圖源于百度圖庫